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西新工程:让西部边疆广播影视事业面貌翻天覆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白瀛)为实现“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的目标,我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施了加强西藏、新疆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为重点的西新工程,已完成前三期工程建设,目前正在抓紧实施第四期工程建设。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94.8亿元

    据广电总局介绍,到2010年,中央财政向西新工程累计投入194.8亿元,其中投入建设资金共82.2亿元(国家发改委安排建设资金66.7亿元,财政部安排设备更新改造资金13亿元、广电总局配套2.5亿元),财政部累计安排运行维护经费112.6亿元(2010年安排18.8亿元)。

    “十一五”期间进行的第四期工程建设,国家累计安排工程建设资金32.5亿元,累计安排运行维护资金77.9亿元。2007年启动实施的第四期第一阶段工程建设,共新建、扩建了420座广播电视发射台,新增、更新了506部广播发射机、163部电视发射机;新增了7个州的柯语、蒙语、彝语、壮语、苗语、哈尼语、西傣语、傣语、景颇语、傈僳语等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译制制作设备。2008年启动实施的第四期第二阶段工程建设,共新建、扩建了179个广播电视发射台,新增、更新了634部广播发射机、48部电视发射机;为新疆、西藏及青海、四川藏区4个省区以及吉林延边、辽宁丹东购置民族语节目译制制作设备。

    初步建立主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译制制作传输覆盖体系

    据广电总局介绍,通过西新工程的建设,西藏、新疆等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事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能力大大加强。新疆、西藏、内蒙古、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四川、云南、青海四省藏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广播发射机“三满”(满功率、满时间、满调幅度)播出情况有了根本好转,彻底扭转了广播电视覆盖滑坡的趋势,广播覆盖能力比过去增加2.5倍,8省区各地能收听到10套左右短波广播,各地、市、县普遍能较好地收到3套以上中波或调频广播节目,3~4套中央和当地电视节目,基本实现了“让党和国家的声音进入千家万户”的目标。

    二是广播影视节目译制制作能力大大加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开办了第八套节目,用5种少数民族语言播出,每天播音时间增加到20小时,从2009年3月1日开始中央台藏语广播分频播出,每天播出藏语广播节目18小时,从2010年12月16日开始中央台维语广播分频播出,每天播出维语广播节目18小时。西藏、新疆、内蒙古、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共新开办了9套民族语言广播节目,每天播音时间增加到98小时。2009年10月28日康巴藏语卫视开播后,我国初步建立了维、哈、蒙、藏(卫藏、安多、康巴)、朝等主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译制制作、传输覆盖的体系。

    “十二五”进一步加强民族语言节目建设

    据广电总局介绍,“十二五”期间,在完成西新工程第四期建设任务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西新工程实施力度,商国家有关部门编制西新工程第五期建设方案。建设的重点一是进一步加强民族语言节目建设,按照“广播和电视相结合,节目译制制作和传输覆盖相结合,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规划,实现“听得懂,看得懂”的目标;二是进一步加强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省区州、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关链接
· 重庆市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列西部省区市第一位
· 青海基本形成"东部沙棘、西部枸杞"林业产业模式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西部地区管理人才创新培训工程2010年工作进展情况和2011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 西部地区管理人才创新培训工程2010年工作进展情况和2011年工作安排
· 西部最大数据灾备中心西部信息中心竣工投产
·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采用招标方式确定承担单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