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月28日电(记者 梁宇广)“开了六七小时就开始手脚僵硬,好在一路上都有交警和志愿者提供的免费服务,有暖炉、有开水,还有面包、方便面什么的,这一路真是又冷又暖,冷的是天气,暖的是人心。”29岁的贵州籍农民工梁德新说。
1月28日,春运进入第10天。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并不能阻挡返乡过年农民工的“摩托大军”。
“省钱是硬道理。”同样千里走铁骑的广西三江县农民古远文笑着说,“骑摩托车回家的确辛苦,可能省下不少钱啊,所以辛苦点不算什么。”
与往年不同的是,因为沿途有了众多的交警服务站和志愿者的贴心服务,使他们冒着寒风冷雨的回家路充满真情和温暖。
警车开路:“冷的是天气,暖的是人心”
梁德新是贵州三都人,他全副武装,头盔、口罩、棉衣、雨衣、棉毯、手套、护膝一应俱全,摩托车后座搭着28岁的妻子,中间夹着5岁的儿子,一家三口骑乘一辆嘉陵摩托车从广东三水回家过年。
27日9时许,包括梁德新在内的80多辆“摩托大军”进入广东封开路段,当地交警开着警车把他们送到了广西梧州边界。“1100多公里的路,29日晚上可以到家了。今年还有警车开路,我感到很温暖、很幸福。”梁德新说。
321国道从广州到成都,途经广东三水、肇庆、德庆、封开,广西梧州、桂林,贵州丹寨、贵阳、毕节,四川古蔺、泸州、内江等地,全线2200公里。30年来,许多四川、贵州和广西的农民沿着这条国道到珠三角打工。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1月24日开始,途经321国道广西梧州段的返乡农民工摩托车流量日均超过5000辆,预计29日和30日的“摩托大军”将超过1万辆。
据了解,在321国道,沿途交警设立了几百个长途摩托车休息点,为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暖炉、热茶水、姜粥、面包、方便面、药品等,还免费检修车辆,并提醒他们不要疲劳驾驶和注意行车速度以确保安全。这让返乡的“摩托大军”倍感温暖。
“骑摩托车省的钱都够买半头牛了”
26日10时许,行色匆匆的“摩托大军”陆续在321国道涌现,他们在梧州段继续分流,有的往北去往蒙山县、桂林市方向,有的往南去往岑溪、玉林市方向。
记者发现,在返乡“摩托大军”中,大多数是“夫+妻+孩子”的搭乘模式。经过长时间跋涉,许多人在经过收费站时,都会把车开到旁边的空地上休息一会儿。天气阴冷,他们被冻得脸红耳赤,神色也显得有些焦虑,每个人的眼中都透出早日到家的渴盼。
从广东赶往广西大新县的农志高说:“冷点儿不怕,就怕下雨路滑,那样既走得不快又不安全。路途虽然远,但渴了有开水,冷了有姜汤,饿了有方便面,一路上免费吃喝,真的十分感谢交警和志愿者。”
为了省路费,农志高一家三口才选择骑摩托车回乡。他说,如果坐直达快班回家,从顺备到大新县每张车票最少也要300元,三个人来回就得花1800元,骑摩托车的油费加上路费只要400多元,“能够省下1000多元呢,都够买半头牛了”。
期待“摩托车变小汽车”
27日中午,从广东罗定赶回广西隆林的韦绍基到达百色时,刚好遇上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的通车仪式,于是,他也想把摩托车开上高速公路以便“快点到家”。
尽管他被告知摩托车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但他依然兴奋地说:“想不到几年不回,家乡也通高速公路了,看来要加倍挣钱买小汽车了。”
与韦绍基一样怀揣“摩托车变小汽车”梦想的外出务工者为数不少。田林县的马国旺告诉记者,他从广东东莞赶回家,路上两次出现险情,一次是摩托车刹车不灵,下坡时差点撞上前面的大货车;另一次是不知不觉开到路中间,后面的小汽车差点追尾。“吓得我浑身冷汗,还是多挣钱买小汽车安全些。现在小汽车也不贵,省吃俭用些,再过几年就能买得起了。”
“开着摩托车回家,虽然能省下一些路费,但还是不够安全。”要赶往西林县过年的李福德说,因为天气寒冷,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都出现咳嗽、头晕等症状,长时间骑摩托车赶路,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车祸,“家里人知道我们又是骑摩托车回家,都在担心呢。还是开小汽车好,既安全又风光。”
有专家指出,“摩托大军”受到社会关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