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生意好心情好 农闲变农忙—陕北新农村春节见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延安1月31日电(新华社记者刘阳、陈晨)“呼啦啦那个羊肉香喷喷,粘乎乎的油糕热腾腾……”在陕北吴起县吴起镇马湾村,马志宝在自家小院里,用信天游将婆姨的拿手菜“唱”出来,前来吃饭的食客不住地拍手叫好。

    “二十七,去杀鸡;二十八,贴年画。”腊月二十八本应是炸年糕、贴窗花的时候,马志宝却完全顾不上这些,因为农家乐的生意实在是太好了。虽然进入淡季,但不时有一些回头客前来,过年的准备事宜只能一拖再拖。

    马志宝家小院里,6口漂亮的砖窑一字排开,被冠以“茄子屋”“辣子屋”“玉米屋”等农家特色的名字,成串的玉米、辣椒挂在窑洞门前,给冬日里增加了一抹亮色。

    老马家原来的窑洞年久失修,几成危房。吴起县实施新农居改造工程补贴制度后,他在2008年将家里彻底翻新一遍。马志宝说:“房子改造时共花了6万多元,县里补了近3万元,新房修好后我就干起了农家乐,夏天时每天接待的顾客都有10多桌,去年的收入有十几万元。”

    在窑洞里,记者见到了马志宝的儿子马华锋,他与妻儿在收拾刚采购回来的年货。“爸妈太忙了,这都过了小年,年货还没备齐,我们今天抽空置办了一些。”

    此时,马志宝的妻子正在和面蒸馒头。“这都让人笑话哩,快到除夕了连馍馍还没蒸好。以前冬天农闲,只有背靠南墙晒太阳,现在干起了农家乐,忙得脚后跟打架。”马大妈说。

    不仅是农家乐,蔬菜大棚也“享受”着冬日的暖阳。在马湾村的一个大棚里,棚内温度达到21摄氏度,与大棚外的天寒地冻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农民马万山正蹲在棚里劳作,身边绿油油的油麦菜、茼蒿长势良好。马万山告诉记者,自家的两个大棚种绿色蔬菜和香瓜,去年的收入达到6万多元。

    “看去年的行情,瓜果比蔬菜卖得好,我打算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多种点香瓜。”当记者问及家里的年货办得怎样时,马万山说,这事我顾不上,有婆姨操心。

    如今,在拥有53户183口人的马湾村,蔬菜大棚已有100多个,在田间,不时看到农民进出大棚的忙碌身影。数九寒天,陕北高原上的一座座大棚却宛如绽开的莲花,点缀着冬日里的黄土坡。

 
 
 相关链接
· 这里的春节别样“红”——春节前夕西柏坡村探访
· 奋战工地迎新春
· 春节消费警示:理性消费、安全出行
· 海外各界喜迎新春
· 江西加强调度确保春节香港居民吃上放心鲜猪肉
· 工行春节期间提供多种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