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姚润丰)我国农村水电在“十一五”时期迅猛发展,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超过小水电总装机容量5800万千瓦的三分之一,累计发电8000亿千瓦时。
水利部水电局局长田中兴日前介绍,农村水电的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农村电气化道路,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5年里,我国共建成水电农村电气化县400多个,又为88万无电人口和485万缺电人口解决了用电问题。同时,小水电代燃料扩大试点项目加快推进,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日子。这个项目从2006年开始实施,2009年全面启动,目前在2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了234个项目,总投资37.3亿元,至今已有100多个项目建成,保护森林面积200多万亩。
此外,我国2006年全面系统地梳理了16500多条河流的流域、水系脉络关系,首次对单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万千瓦以下的11400多条河流进行了详查。
田中兴介绍,通过开发小水电,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3亿多农村人口用上了电;农村水电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还增加了能源供应,改善了能源结构,保护了生态环境,更多的村庄因此保持了如画的风景。

陈雷调研时要求:抓住机遇创农村水电事业新局面
1月28日,水利部部长陈雷到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调研指导工作,并就农村水电的发展与改革进行深入座谈。陈雷要求,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新征程上开创农村水电事业新局面。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总工程师汪洪、总规划师兼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等参加调研座谈并讲话。
陈雷对水电局近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农村水电工作在曲折中前进,在开拓创新中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是部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有关部门和机关司局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水电局全体干部职工顽强拼搏的结果。 >>>详细阅读
黄河水电开发在青海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
新华社西宁12月29日电(记者 骆晓飞)随着黄河上游积石峡水电站2号机组于2010年底顺利投产,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在青海的装机容量突破了1000万千瓦,青海省人均电力装机水平和清洁能源比例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中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树雷介绍,1999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开发方针,先后在黄河上游青海境内建成了公伯峡、拉西瓦等一大批大中型水电站,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生态效益。
“黄河上游水电公司11年来累计完成投资370多亿元,已拥有建成大中型水电站9座,在青装机占青海总装机容量的74%,已累计完成发电量2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7500万吨。”李树雷说。同时,黄河上游水电站相继蓄水,减少了下游防洪防凌压力,增加了600平方公里的湿地面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