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春走基层:幸福年里感受"温暖" 笑容中看到关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海南黎族同胞:告别茅草屋的春节“年味”浓

    新华社海南保亭2月7日电(记者 傅勇涛)青灰色的墙面、朱红色的房门、暗红色的屋顶、平整的水泥地面,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槟榔树、椰子树,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对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番道村的黎族、苗族同胞来说,告别危房和茅草房、搬进新家后的第一个新年,“年味”特别浓。

    番道村是黎族同胞聚居的革命老区,由于耕地不足、生产方式落后,村民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远远落后于海南省平均水平,许多村民常年住在年久失修的危房和茅草屋里。2010年8月保亭县着手改造该村民房。2011年1月15日,全村建成36栋(64套)新房,面积3690平方米。1月30日,番道村64户黎族同胞搬入由政府和社会资助共建的砖瓦房,告别了居住茅草房、危房的历史。

    新春佳节,番道村家家户户新房前贴着大红对联,“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不时响起,勤劳朴实的黎族同胞用自己制作的糯米酒、年糕等特色的食品招待客人,村子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大年初五,记者走进番道村吉大英的家。铝合金玻璃窗和地板被女主人杨春梅擦得透亮。一家四口人住着80平方米的房子,客厅里摆放着新买的电视机、电风扇、影碟机以及音响;卧室里,床、衣柜都是年前新买的;厨房里,堆满了各种年货,灶台上的蒸笼里冒着热气。

    “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一辈子都不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台风和暴雨了。”48岁的黎族同胞吉大英说,以前,住在茅草屋里,最怕屋顶被台风吹走,冬天茅草房里特别阴冷。平日里,在茅草屋里用火也非常小心。

    吉大英的儿子吉潮川悄悄告诉记者:“在阴暗的茅草屋里住久了,感觉新房子特别亮,搬进来还有点不适应。”

    在海南省中南部山区,生活着130多万黎、苗等少数民族同胞。由于历史原因,近70%的少数民族同胞居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1992年初,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当年起,每年安排1500万元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改造茅草房,并将此项工程列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重点民生工程。

    2010年,海南省整合少数民族民房改造、民族发展、危房改造和扶贫等项资金,将每户茅草房改造补助资金提高至2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2万元,市县财政配套补贴8000元,全面加快茅草房改造步伐。该省在年初安排4000万元的基础上,从新增财力中追加安排4186万元,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茅草房和棚户区的改造进度。

    到2010年底,海南省历时18年彻底完成了少数民族地区茅草房改造任务,昔日居住在低矮、阴暗的茅草房中的黎苗少数民族同胞全部搬进宽敞明亮的瓦房或平顶房。

    番道村村长黄明香说,政府帮助黎族、苗族同胞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改善了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春节过后,村委会将和群众一起商议,计划通过开展种植经济作物、冬季瓜菜和外出务工等方式,提高村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新春走基层·援疆纪行
· 新春走基层·百年秦腔剧社下乡记
· 新春走基层·总书记来过我们家
· 新春走基层·援疆纪行
· 新春走基层:年味浓 笑迎春 谋未来 田中忙 盼丰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