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阿克拉2月17日电(记者曹凯)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12日至18日应邀率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访问摩洛哥、赤道几内亚和加纳三国。在结束访非之际,陈德铭就此访和当前中非经贸合作有关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这是陈德铭连续第三年年初率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访问非洲。他说,经贸合作是中非友谊的重要基石。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务实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开展对外经济交往优先考虑的工作重点。
陈德铭强调,中国将继续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务实合作,特别是要积极开展农业、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等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的项目合作。
他说,今年是中国大力推进对外援助新模式、新方式的第一年。根据去年召开的全国对外援助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将进一步增加对外援助资金,优化对外援助结构,创新对外援助方式,提高对外援助的质量和效益。中国在坚持把对外援助视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帮助的同时,一方面要通过对外援助增强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在援助资金的具体使用上要更加突出重点,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主要用于援建民事福利性项目、社会公共设施等项目,优惠贷款主要用于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型项目、资源能源开发项目。
今后,中国还将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扩大对非进口新举措。
“总体上看,当前中非经贸合作正处在互利共赢的新起点上,为实现对非经贸务实合作新跨越,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陈德铭说,“我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向非洲政府和民众传达中国政府发展对非关系的真诚愿望和采取的新举措,了解非洲朋友的真实需求,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双边务实合作,进一步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健康稳步发展。”
陈德铭说,此次访问的三个非洲国家,都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且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密切。虽然此次访问日程紧凑,但内容丰富,成效明显,达到了预期目的。
他还介绍说,访问期间,利用各种场合,耐心细致介绍了中国对非经贸政策和对有关热点问题的立场,增进了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对非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陈德铭表示,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中非双方共同利益和相互需求明显增多。非洲大部分国家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初期,不仅希望发展对外贸易,还希望在技术转移、减贫、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外部支持和帮助。
“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深化中非经贸合作,力争使中非经贸合作在互利共赢的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陈德铭说。
关于如何深化中非经贸合作,陈德铭表示,首先要扩大贸易规模,促进平衡发展。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双方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贸易环境;其次,丰富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水平。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并引导投资向农业、制造业、金融、商贸、环保等领域拓展;第三,突出民生项目,提高发展能力。中非双方应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举措为契机,全面提升经贸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此外,完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企业是经贸合作的主体,中非双方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商签和落实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见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