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香港新财政预算案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应对挑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3日 20时1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香港2月23日电(记者 茆雷磊 刘晨 孙浩)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23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2011/2012年度财政预算案,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及应对挑战三方面,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曾俊华说,在过去3年努力抗击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香港经济现已全面复苏,就业情况不断改善,本地生产总值超越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他在分析金融危机的启示时说,全球经济中心从西向东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是内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了香港经济复苏。亚洲区内贸易及经济融合的加速,也为香港带来了巨大契机。

    曾俊华在回顾去年经济情况时说,2010年香港经济全面复苏,本地生产总值实际增幅达6.8%,整体投资取得8.1%的强劲增长,失业率近期回落至3.8%,全年通胀率平均为2.4%。

    他表示,全球经济仍有隐忧,虽然可预期香港经济在2011年稳健增长,但仍要面对不少挑战。他预测,2011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幅将介于4%至5%之间,整体及基本通胀率全年平均为4.5%。

    曾俊华指出,香港经济面对的挑战主要是资产泡沫风险和通胀。特区政府决心保持楼市平稳健康发展,会以具前瞻性及创意的思维,确保足够土地供应。2011/2012年度可供出售的住宅用地所能提供的住宅单位总量,将比上年度大增逾70%。

    在应对通胀方面,曾俊华说,特区政府会为楼市降温、严防信贷过度扩张,并采用审慎财政政策,尽力缓解来自内部的通胀压力。未来几年,特区政府会继续大力投资基础建设,增加整体经济容量和运作效率,通过不断提升生产力来缓解通胀。为维护金融稳定,特区政府还期望在半年内推出利率与通胀挂钩的零售债券。

    曾俊华强调,为确保香港能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发挥独有功能和优势,特区政府会致力于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发展六项优势产业,深化和加强实施《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以及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同时也会加强香港与粤、澳、台等地的多方面区域合作,增强香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他说,特区政府2011/2012年度的基本工程开支将打破纪录的580多亿港元。随着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在内的多项基建工程进入建筑高峰期,预计未来几年基本工程开支每年都会超过600亿港元。为继续支持中小企发展,他建议将特区政府的“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的信贷保证承担总额由200亿港元大幅增至300亿港元。

    金融方面,曾俊华表示,特区政府会在优化香港金融监管制度的同时,推动人民币离岸业务进一步发展,促进融资平台国际化,并提升资产管理业竞争力。

    为缓解通胀和消费价格上升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预算案还提出了涉及约184亿港元的一系列一次性措施。其中包括向每个电力住宅用户提供1800港元的电费补贴,宽免全年度物业差饷,为公屋租户代缴两个月租金,向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高龄津贴及伤残津贴的人士发放额外津贴。

    曾俊华表示,展望未来,香港仍要面对不少挑战。特区政府会继续通过公共资源的适当分配和有效管理,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相关链接
· 香港24日公布新年度财政预算案:重在经济与民生
·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发表财政预算案
· 香港政界和工商界积极评价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
·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财政预算案 努力应对金融危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