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禹渡提水泵站外景(2月23日摄)。在应对今冬旱情过程中,山西省南部引黄工程起到了显著作用。引黄工程灌区不仅水量充足,而且每立方米的价格仅为0.3元,远低于机井水的每立方米1.5至2元,在给旱区农民送来“及时水”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灌溉积极性。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2月23日,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董壁村的村民们在利用黄河水灌溉麦地。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2月24日,“北赵引黄”工程一级站机组正在全力运行,以期尽早将水带到灌区每一片田间,缓解旱情。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北赵引黄”工程二级站外景(2月24日摄)。目前,该站正在全力运行,为山西省运城市万荣、临猗两县的灌区送水。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2月24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贾村乡巩村的村民在利用水渠中的黄河水灌溉果园、麦地。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