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吴霞)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巢湖经济社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热潮。巢湖市委书记陈强表示,自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示范区建设以来,巢湖围绕加快转型,坚持引进新型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同步;坚持开放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同步“两个同步”,快速释放发展潜力,探索出一条“后发地区”超常规发展的新路。
“十一五”期间,巢湖GDP年均增长12.4%,而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近26.7%,总量在5年里连跨4个10亿元台阶,提前2年完成了“十一五”目标。财政增幅大幅度领先于GDP增速度,折射的深层次涵义是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良性转变。
巢湖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推进加快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对电缆、水泥、采掘业等地方传统特色产业的升级改造一刻也没有放松,走出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COD减排目标也已提前一年完成。陈强指出,巢湖承接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坚持科学规划,实行选择性招商、特色化引进、集群式承接,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决不引进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2010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近400亿元,其中,新材料、新型化工等高科技含量项目占总项目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