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山西省创新社会管理 让"五老"发挥余热参与服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太原3月18日电(记者 王宁)60岁的赵贵生办理了退休手续。他说:“退下来之后就正式成为‘五老’了”。在山西省越来越多的老人“退而不休”,加入到“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的“五老”社会服务队伍中来。

    “退休之后打算开办便民服务咨询点,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代写、对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赵贵生告诉记者,“做司法调解工作20多年了,当了‘五老’之后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与每天遛鸟棋牌、临摹书法、看护孙儿的普通退休老人不同,“五老”们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向社会。除了经常给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之外,山西“五老”更加关注现实中的社会管理热点、难点问题。“老有所为,我们的工作也受到其他老人的羡慕。”74岁的“五老”张守义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五老”投身社会服务,也能发挥大作用。山西省高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韦道新表示,“五老”既有来自群众,与群众长期保持血肉联系的草根优势,更有阅历深、能力强、威望高的工作优势,“五老”的工作是越干越起劲。

    土地流转问题、农民工家庭、婚姻问题都是近几年的热点。赵贵生给记者总结出农村基层管理的重点,“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道防线。”赵贵生根据20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窍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当事人的脾气,这才能说到一块去、才能顺利开展调解工作。”赵贵生还告诉记者,在基层处理社会管理难题,单纯地讲解大道理效果并不显著,“用人伦常理来沟通、借助亲戚朋友等间接调解更有成效。”

    山西省高平市马村镇西牛庄村村民邵金生的宅基地与村里的养猪场发生纠纷。赵贵生拿出了三套解决方案,他说,尽管解决的都是“婆婆妈妈的事”,可最终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家里的感谢信有一大摞。”最近赵贵生还收到了一幅锦旗,上书“一心为民,严明高效”。身为“五老”,赵贵生希望能够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平安无事是最大的稳定。”

 
 
 相关链接
· 2011年全国两会述评:创新社会管理 凝聚强大力量
· 综述: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开创和谐稳定发展新局面
· 张金锁代表:“创新社会管理要有一些改革精神”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以信息化新技术创新社会管理"
· 两会代表和委员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支三招
· 刘正东代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服务群众做起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