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4月5日电(记者 尕玛多吉、颜园园)清明的拉萨,和风拂面。5日上午9时,拉萨市各族各界群众、中小学生、武警官兵等近千人在拉萨市烈士陵园举行了祭奠仪式,并进行了扫墓活动。
拉萨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由纪念碑、广场、纪念亭等建筑组成。据介绍,拉萨烈士陵园集中安葬着为西藏和平解放、修筑川藏和青藏公路,以及在西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墓前,鲜花簇拥,清香袅绕。孔祥华面对叔叔的墓碑垂首哀思。目前在拉萨市一所学校工作的孔祥华说:“17年来我每年都会来看他,他是我最敬仰的一位长辈,我很想他。”
藏族妇女卓玛为孔繁森墓碑敬献了哈达、糌粑和青稞酒。她说:“孔繁当年在拉萨工作时我亲眼见过,他是一个好人,现在我们需要像孔繁森这样的好干部。”
更多的人与陵园里的英烈非亲非故,他们怀着景仰之情自发地前来祭奠英雄。藏汉各族群众用各自的传统方式共寄哀思:点燃红烛与酥油灯,敬献鲜花与哈达,插上汉香与藏香,祭上糌粑、青稞与二锅头酒,燃起袅袅桑烟。
穿着庄重的西藏大学经济学管理学院的36名师生在烈士纪念碑前为解放和建设新西藏而牺牲的英烈们献花、默哀。大学二年级学生索朗央金说:“我从书本里认识了这些英雄,他们的事迹对我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他们就像一盏盏永不泯灭的明灯。”
在十八军老战士、西藏人民出版社原副社长阿旺坚赞的墓前,78岁的旺珍老人不停地掉着眼泪,因患脑溢血,她已多年没来丈夫墓前祭拜。旺珍说,清明节是一年一度祭拜亲人的节日。今天有这么多人来祭奠烈士,我感到十分欣慰。
阿旺坚赞和旺珍都来自四川省巴塘县,是第一批进藏的解放军十八军元老,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贡献。后来阿旺坚赞在西藏人民出版社工作,负责翻译《西藏革命回忆录》藏文版共3本,但因劳累过度,在翻译完第一本后突发脑溢血去世。
今年65岁的藏族老阿妈琼达在儿女们的陪伴下走进拉萨烈士陵园。她首先对着纪念碑三鞠躬,然后将一束鲜花放在纪念碑下。她说:“西藏今天的繁荣是包括这些有名的、无名的烈士用生命创造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西藏各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