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陕西宁强地震灾区群众已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安4月12日电(记者刘彤、蔺娟)“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这是记者在“5·12”特大地震重灾区陕西宁强采访时,当地群众和来宁强旅游的人们对宁强灾后重建及目前生活的共同评价。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陕西省宁强县遭受重创,全县34万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和损失。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在天津的帮助下,宁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目前地震灾区群众已全面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

    宁强县自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总投资达64亿元的863个重建项目已全部开工,目前已竣工581个,竣工率达91.07%。宁强县委宣传部干部黎德华说,来自天津的鼎力援建和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使宁强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用“住房条件今非昔比、城乡面貌展现新姿、服务设施明显提升、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发展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描述宁强的现状,最为贴切。

    目前,宁强规划的城乡住房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70450户受损房屋加固维修已按时完成,32453户农村受灾群众搬进了新居,并建成了燕子砭镇东丽村、汉源镇五里坡、徐家坪镇上坪等89个规划整齐、基础设施配套的受灾群众集中重建点;3.6万平方米廉租房项目也如期竣工,809户城镇受灾群众得到了安置。

    在宁强县汉源镇北辰新村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记者见到了作为首批农村拆迁户,已经在这里居住一年多的居民马俊珍。她告诉记者,在汶川地震中,她家位于县城郊外棚户区的70平方米土坯房坍塌了,那时全家人的生活陷入绝境。但天津援建的北辰新村使她在2010年春节前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如今统一规划的新住所让全家人的生活比以前舒适了许多。

    马俊珍说,“以前房子又矮又低,屋里又潮湿,而且手都可以够到天花板,现在的房子又大又高,空气又好又豁亮,大家的心情都好了许多。”

    “5·12”特大地震陕西的四个重灾县(区)中,汉中市就占到了三个。经过三年的恢复重建,目前地震灾区的生产生活已基本恢复。

    中共汉中市委书记张会民介绍:“目前汉中农村受灾群众住房重建中,应重建的69005户、20.18万间和应维修的165782户、48.1万间已全部完成任务;规划建设的191个集中重建点,已建成216个,占任务的113%。重建中小学校开工建设222所,已全部竣工。医疗卫生机构开工建设237所,竣工221所,占任务的93%。敬老院开工建设30所,规划床位7670张,已全部建成竣工。震损水库治理开工69座,竣工67座,分别占任务的100%和97%。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开工114处,竣工112处,分别占计划的100%和98%。

 
 
 相关链接
· 陕西宁强抢救性发掘清朝古钱币
· 陕西宁强地震灾区中学生搬入新校园
· 陕西宁强县地震监测项目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
· 陕西宁强暴雨造成1人死亡2人失踪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