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15日电(记者王英诚、侯雪静)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分论坛上表示,中国未来五年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在建立扩大需求长效机制上下更大工夫。
张平说,国际经验表明,立足于内需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既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立足点。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未来五年中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在建立扩大需求长效机制上下更大工夫。
张平透露,为挖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潜力,中国政府将多措并举,实施就业优先讨论,采取劳动者自由择业、政府推动就业的方式,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五年在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4000万人以上。
张平说,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的总规模能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提高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供给能力,还是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都需要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要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
张平:中国将在“十二五”努力实现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15日电(记者王英诚、侯雪静)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分论坛时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将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大攻坚的力度,努力实现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张平说,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十二五”期间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改革开放依然是推动力。
张平说,“十二五”期间将重点进行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一方面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另一方面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二是深化价格改革,推进电价和水价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提高排污费的征收率;三是加快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财政转移制度,推进资源税改革。
张平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外开放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寻求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实现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十二五”从完善制度和增加投入两方面保障民生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15日电(记者王英诚、侯雪静)正在此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从完善制度和增加投入两个方面强化保障措施,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张平说,“十二五”规划着力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把解决好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平表示,未来的五年,中国将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增加财政投入,强化绩效考核,提高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同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的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张平透露,“十二五”将实施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在公共教育、就业服务、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统筹建设一批重大的民生工程,合理调节国家、个人、企业之间的平衡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同步。未来五年,城乡居民年实际的收入增长达到7%以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全覆盖。
张平还表示,要切实开展对孤残儿童、孤残老人的支持和帮扶,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保障体系,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