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3日电(记者 勿日汗)4月23日,是中国农历三月二十一日,一年一度规模最大、最隆重的成吉思汗祭祀活动--成吉思汗春祭查干苏鲁克大典,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成吉思汗陵举行。
记者看到,自早晨6时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祭拜人流不断涌入成吉思汗陵。身着传统服饰的蒙古族群众带着砖茶、羊肉、白酒、奶食等供品,走进成吉思汗陵正殿祭拜祖先。在敬献供品之后,他们手托蓝色或白色的哈达,默默地接受祭祀主持人真诚的祝福,饮下达尔扈特守灵人敬献的象征着吉祥、平安和祝福的圣酒后走出陵宫。
自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后的近800年,世代从事成吉思汗陵守护、管理和祭祀事务的蒙古族达尔扈特人,按照从13世纪传承下来的祭祀程序,举行了八白宫聚集仪式、祭天仪式、金殿大祭、招福仪式等传统祭祀活动。
成吉思汗陵管委会副主任那楚格说:“成吉思汗春祭大典每年从农历三月十七日开始一直延续到三月二十四日,其中农历三月二十一日是主祭日,仅今天上午前来祭拜的各界人士就超过5万人次。”
2006年,成吉思汗祭祀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它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几年,国家投入了1.3亿元对成吉思汗陵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旨在传承成吉思汗祭祀这一蒙古族原始文化的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