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王希、刘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描绘了我国近10年来人口的主要变化和发展趋势,学者从人口增长率减缓、人口年龄结构剧烈变化等情况作出研判,认为未来我国将面临更加严重的老龄化考验,而“未富先老”或将成为我国应对老龄化时的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表示,上世纪60年代,我国人口每年平均增加2200万人,而目前每年仅增加700万人左右。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在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会实现零增长的状态。
在人口增长率减缓的同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也经历了剧烈的变化。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已达13.3%,人数为1.78亿。
翟振武认为,随着1950年代我国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期出生的人群从2010年开始进入老年阶段,我国的老龄化在今后还会经历一个提速并形成高峰的过程。“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平均增加的老年人将从“十一五”期间的500多万人提高到800多万人。
从全球范围来看,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认为,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例接近发达国家总体水平。
“尽管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水平已经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欧洲国家的水平,但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20至30年间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乔晓春说。
翟振武分析说,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从10%提高到20%,大概用了60年时间,其中英国、法国等用了100多年,这些国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物质和制度准备较充分的条件下面对老龄化挑战的。我国老龄化的速度远远快于当年的欧洲,仅用20多年就会迎来严重老龄化的阶段,“未富先老”将成为中国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专家们表示,尽管中国目前仍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但从刚刚公布的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结果看,印度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大大快于中国,照此继续发展,预计在2030年前印度人口将会超过中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