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江苏将优势产业向绵竹转移,推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促绵竹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111家江苏企业与绵竹签订了118.66亿元的投资合作协议。其中,已有30多家落户绵竹,总投资达58.3亿元。震后在四川县域经济的排名一度由第四跌至第三十四位的绵竹已上升至前20名。
3年来,江苏累计投入110亿元,完成援建项目295个,资金投入居全国对口援川的18个省市之首。江苏不仅仅满足援建的“量”,更追求援建的“质”,力求对绵竹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长远影响,凸显“后援建效应”。
地震使绵竹工业企业受损严重。江苏鼓励本土企业到绵竹投资兴业,带动新能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大型物流等新兴产业向绵竹转移。高起点建成绵竹江苏工业园、汉旺无锡工业园、高效农业示范园,安排援建资金8亿多元,帮助绵竹江苏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江苏工业园引进项目24个,协议投资34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目前有9个项目竣工投产。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绵竹高效农业示范园依托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辐射带动当地种植、养殖户1200多户;由雨润集团投资新建的肉类加工厂,已于4月底投产,日宰生猪6000多头,年销售可达10亿元,带动上万农民每年户均增收万元。
江苏不仅向绵竹输入资本,更注重为绵竹长久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选派28名绵竹招商人员到江苏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挂职锻炼,分7批组织绵竹350名村级以上干部到江苏轮训。今年又安排10名绵竹干部到苏南乡镇挂职锻炼。在江苏农业示范园,江苏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当地农技人员242人次、农民1350人次。
绵竹市委书记兰开驰介绍说,在江苏支持下,绵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已恢复到震前水平,发展的基础更坚固了。(记者赵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