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20年研究实现重大突破建立首个交通伤数据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5月15日电(胥金章、徐殿国、周元礼)记者15日从正在重庆召开的第22届国际交通医学大会获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教授王正国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20多年的艰苦攻关,开创我国交通医学研究,建立国内首个交通伤数据库,创建国际一流静态和动态的系列生物撞击致伤平台,能真实模拟交通伤发生过程,系统揭示交通伤发生机制,形成车辆安全、事故预防、交通伤急救治疗与康复研究体系,确立了我国交通伤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成果的推广运用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据王正国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提供数据表明,交通事故伤害是人类重大健康问题,生命和工作损失远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王正国领衔的创新团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长期积累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和人才力量,在交通伤系列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创立和发展我国交通医学学科。1998年成立国内首家医学和工程学结合的交通医学研究所,是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国上百家医院、研究单位合作,形成广泛交通伤研究群体。创建包括交通事故与交通伤成因及预防、车辆碰撞与人员安全、人员碰撞损伤机制、交通心理、药物与驾驶安全、交通伤急救与治疗、交通伤康复、交通伤害赔偿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综合性研究学科。成立我国交通伤学会组织,出版世界上第一部《交通医学》专著,获得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

    创建我国第一个交通伤数据库。建立我国拥有车辆、道路、现场环境等的交通事故信息以及交通伤损伤特点、急救治疗与康复信息的交通伤数据库。结合住院伤员创伤救治过程与质量评价、控制特点,研制了临床创伤、交通伤数据库,目前拥有各种病例近300万。对交通事故和交通伤的成因和趋势、交通伤的损伤特点、急救治疗特点与技术规范、交通事故防治的政策法规等方面开展深入广泛研究。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利用数据库,使交通事故下降18.8%,死亡下降16.7%,受伤下降21.3%。指导重庆市交通伤急救网络建设,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至95%,多发伤救治成功率提高至92.62%。

    揭示交通事故和交通伤发生机制。构建完善能模拟交通事故现场的系列生物碰撞试验平台,能逼真模拟多种撞击伤和交通伤发生过程。研制了颅脑动态可视化模型、系列胸腹脏器生物力学模型和典型交通事故伤模拟仿真模型,为交通伤的救治与防护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可有效降低伤亡率。同时,运用研究成果组建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中心,开展重、特大交通事故司法鉴定1400余起,为政府相关部门处理交通事故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联合建立“案事件现场数字重建实验室”,采用高科技手段对案事件进行科学勘查和分析,为案事件的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成果提升交通安全与交通伤救治能力。通过对12个民族饮酒驾车的实验研究,为我国饮酒驾车国家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翔实数据,并参与标准制定和审定。参与制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救治项目评定规范、道路交通事故伤临床诊疗指南等标准和规范。指导医院优化交通伤的救治流程、规范救治技术、开展临床救治科研等,有效降低交通伤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杭州第117医院运用研究成果,使其严重交通伤死亡率下降56.5%,治愈率提高11.4个百分点。

 
 
 相关链接
· 各地方11日全面启动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
· 文明交通示范公路创建活动全面启动 持续至年底
· 公安部在全国开展文明交通进企业主题宣传周活动
· 北京:市民出行方式改变 交通拥堵得到初步缓解
· 湖北省大力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试验区交通建设
· 上海世博会绿色出行报告:绿色交通"减碳"83万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