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5月18日电(记者 袁雪莲)为缓解基层儿科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的状况,湖南省18日正式启动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儿科急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在国内率先免费推广17项儿科急诊适宜技术。
据湖南省卫生厅副厅长陈小春介绍,人口大省湖南儿童人口基数庞大,且70%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区高发的发热、腹泻、肺炎、儿童意外伤害等常见病以及严重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心衰、休克、癫痫等危重症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已成为影响当前农村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
在试点推广之前,湖南省卫生厅对各级医疗机构进行针对性调研,确定了17项经济有效的儿科急诊适宜技术,具体包括:婴儿与儿童发热管理、婴儿腹泻与口服补液盐的使用、高热惊厥、儿童肺炎、氧气疗法、儿童液体疗法、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抗生素应用、儿科抢救室的标准化建设、儿科急诊的急救转运、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的应用、小儿心力衰竭的认识与处理、儿童脑水肿的临床认识、儿童休克的处理、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儿童高级生命支持、小儿无创通气的应用、血气分析的应用。
根据推广方案,来自湖南28个县的医疗机构的百余名儿科医师成为首批推广对象,他们将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为期5天的全脱产儿科急救理论学习,掌握17种现代儿科急救理论和急救技能,熟悉儿科常见急诊和危重病的救治程序。培训结束后,将在湖南省14个地市对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进行培训,最终形成“省市县、县乡村双三级”适宜技术推广模式。
“这些技术推广到了百姓家门口,他们就近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服务,这样也为儿童急危重症的救治提供了更专业、更及时的保障。”此次培训项目主要负责人湖南省儿童医院院长祝益民说,通过推广培训的实施,湖南将建立起集技术规范、适宜技术转化、区域性儿童重要疾病监测与干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