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突破1万次充放电循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大连6月8日电(记者蔡拥军)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张华民领导的储能电池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2K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耐久性快速评价试验系统,成功实现1万次充放电循环。

    这一系统自2007年7月6日运行以来,每天进行7次充放电循环,截至2011年6月4日已无故障运行1429天,累计运行时间超过34000小时,成功实现1万次充/放电循环,电池模块的能量效率未见明显衰减。这是继日本住友电工公司以后,国内外第二套成功突破1万次充放电循环耐久性实验考核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

    该试验结果表明,大连化物所开发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具有优异的可靠性与耐久性,这为其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目前该电池耐久性快速评价试验系统仍在继续运行。

    据介绍,液流储能电池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储能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环境友好、充放电转换速度快,以及可根据需要实现输出功率和蓄能容量的灵活独立设计,电解质溶液可反复再生使用等。迄今为止,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国际上唯一成功通过了3年风能发电实际并网应用示范的兆瓦以上级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并被证实是最适合风能发电平滑输出的储能技术。

    大连化物所储能电池研究团队自2000年起从事液流储能电池技术的研究开发,2006年与大连银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加大了研究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经过近10年的积累与创新,在液流储能电池系统的关键材料、结构设计、密封技术、电池模块和电池系统集成技术、测试方法及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8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已授权13项,形成了较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相关链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2010年电池制造等行业运行情况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质检总局加强手机电池质量监督
· "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预防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 万钢出席世界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车大会
· 国际氢能经济和燃料电池伙伴计划委员会会议召开
· 工业信息化部:前5月电池、制笔等行业出口较快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