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军各战区战场医疗救护将全部实现野战方舱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6月9日电(记者陈辉)记者从9日结束的全军野战方舱医院建设研讨会上获悉,为提高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卫勤保障能力,我军将大力推动野战方舱医院的科学发展,全军各战区的野战卫勤保障将全部实现野战方舱化,第三代方舱医院建设也即将拉开序幕。

    据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张雁灵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我军首支应急保障旅卫生营在北京军区255医院成立。为使这一新型战役卫勤力量形成快速机动支援保障能力,我军迈开了自主研发建设野战方舱医院的步伐。1996年,我军第一代方舱医院研制成功,改变了野战医院以帐篷为依托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我军大型综合现代化野战卫生装备从无到有的转变。2003年,我军第二代方舱医院配发部队,它包括手术方舱、急救方舱、远程医疗方舱等14个野战医疗方舱。

    两代方舱医院的问世,带动了我军卫生装备由单一向多元、由装备机动到机动装备、由独立分散向综合配套的历史性转变,有力促进了综合卫勤保障能力的整体提升。近年来,野战方舱医院参加了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等重大活动,累计救治伤病员近9万人次,手术近5000台次且无一人死亡,接生新生儿百余名,被灾区群众誉为“生命方舟”。

    目前,全军各大战区已有70%装备了野战方舱,今年内将装备到全军所有战区,实现我军重大非战争抢险行动医疗救治的方舱化。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第三代野战方舱医院建设将在二代方舱医院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拓展应用功能,提高技术性能和信息化水平,发展远程医学系统,增加远程诊断、远程手术功能,实现全球通、全时通、动中通和高清化,突出机动力量部署的全域性、立体医疗救治的有效性、执行多种任务的组合性、野外独立生存的适应性、快速运输投送的机动性,确保有效发挥装备的综合保障效能。

 
 
 相关链接
· 白衣天使大洋演兵—直击"和平方舟"医疗救护演练
· 我国国产新型医疗救护直升机首次亮相印度洋
· 上千名抢险救援和医疗救护人员集结关岭
· 贵州省上千名抢险救援和医疗救护人员调集关岭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