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6月13日电(记者 罗博)记者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胜利油田海上原油18年累计生产3200余万吨,成为“东部油气硬稳定”的重要支柱。
作为第一家“下海”的陆上油田,在没有任何开发模式可循的情况下,胜利油田按照少井高产、先易后难的开发原则,于1993年正式投入开发埕岛油田。经过6年的开发建设,胜利油田于1999年在渤海湾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年产200万吨级的浅海大油田。
随着海上开发的深入,埕岛油田整装区块的储量基本探明并已动用,勘探目标转向隐蔽油气藏和低品位油气藏。2005年,海上油田在探索隐蔽油藏上取得新突破,全年钻探井15口,完成探明储量2100万吨,新增动用可采储量278万吨,油气勘探摆脱多年来资源投入产出失衡的局面,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毕义泉说,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胜利海上油田提高油井产能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不断提升,海上水平井在应用规模、领域及类型方面不断扩展。相继完成了中国第一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鱼骨状分支水平井、第一口裸眼砾石充填防砂水平井和第一口天然气鱼骨状分支水平井等,实现了少井高产,促进了海上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
据悉,目前海上埕岛中心三号平台建设方案已获批复,并将于2012年投产。“十二五”期间,胜利油田海上采油预计投产新井333口,规划海上油田总产油量1425万吨,力争2015年海上年产油量达到3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