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加大对新疆珍贵历史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力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3日电(记者 毛咏 刘杰)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加大对新疆出土的大量珍贵纺织品、泥塑文物、纸制品保护修复工作力度。

    据介绍,5月30日,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成立;6月8日,投资200万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新疆阿斯塔纳出土泥塑文物修复保护在新疆博物馆紧张进行;6月11日,新疆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保护中心正式揭牌;6月13日,几位来自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借助X荧光光谱仪,开始对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泥塑人物俑进行仔细的理化分析,这对于日后新疆修复和保护这些珍贵历史文物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新疆博物馆副馆长刘炜介绍,就新疆众多出土文物而言,古代纺织品、生土泥塑文物、纸质文物是新疆出土文物中数量最大、保存最好、范围最广的珍品。“尤其是纺织品,丝、绢、麻等出土纺织品大多保存完好,很多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珍品,这在南方潮湿地区是很难一见的。”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要冲,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加之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使得新疆成为世界上出土古代纺织品、生土泥塑文物、纸质文物等最集中,且保存相对完好的地区之一,新疆出土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美学和科研价值。据了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新疆博物馆就与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合作,对山普拉古墓地和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出土的纺织品文物开展了修复保护工作。

 
 
 相关链接
· 宁夏:“十一五”期间投入文物保护经费1.7亿元
· 西藏自治区大昭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已顺利竣工
· 拉萨大昭寺维修工程竣工 有效保护建筑文物安全
· 北京市文物局回应“白塔寺出租院落建会所”报道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