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俄关系达到政治协作、相互信任与合作的高水平
——访俄中友协主席、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
新华社莫斯科6月14日电(记者 谢荣 周良 张代蕾)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俄罗斯前夕,俄中友协主席、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俄中关系最近10年得到很大发展,两国关系达到政治协作、相互信任与合作的高水平。
对于胡锦涛主席即将访问俄罗斯,季塔连科充满期待。他说:“我们把胡锦涛主席当作俄罗斯的老朋友。俄罗斯社会各界以及俄罗斯汉学家都热切期待胡锦涛的访问,这是老朋友对我们国家的访问。”他表示,毫无疑问,胡锦涛主席对俄罗斯的访问将为进一步促进双边合作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季塔连科回顾了俄中两国关系发展史。他说,中国表示要与俄罗斯在平等基础上建立双边关系,双方逐步建立起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1996年,两国签署了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声明。从此,两国关系建立在协作和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则之上,具有深入合作的性质,双方共同努力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季塔连科高度评价俄中两国签署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指出这一条约是“国际关系中的新型文件”,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法律基础,对俄中关系最近10年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他说,2001年7月16日,两国签署了历史性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搭建起友好合作与战略协作关系的平台,今年是这一条约签署10周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首先是双边合作的重要文件。在条约基础上,俄中双方建立起了多层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及协作机制,两国政府领导人之间也建立了定期会晤和会谈机制。这些会晤和会谈不只是礼仪性的,还讨论了重要的国际局势以及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全球范围内协作等问题。正是两国的有效合作,使俄中两国国际威望得到提高,两国发出的声音更加有力。
季塔连科指出,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平等、合作、相互帮助和为全球形势承担共同责任为原则,是遵循和尊重国际法准则的典范。因此,这一条约不仅具有双边意义,同时作为促进稳定与和平的条约,还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这一条约还是特殊信任关系的体现,俄中两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展开密切合作。
季塔连科认为,俄中两国关系得到发展,更重要的原因是两国领导人和民众都意识到,两国具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都希望建立繁荣强大的国家,都希望本国周边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和平安定。
展望俄中关系未来发展前景,季塔连科充满信心。他说,俄中合作关系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两国互为邻国,拥有发展经济和文化合作的良好条件。他认为,在互利基础上,两国在投资、能源、企业合作、现代化发展和人员交流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