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简称一期规划)以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红色旅游稳步发展,各项规划目标基本实现。6年来,全国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13.5亿人次。2010年,红色旅游全年接待游客4.3亿人次,已占国内旅游人数的20%。到2010年,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91.2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71.1万人。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旅游休闲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一期规划实施以来,各地通过开展以重温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史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广泛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改革开放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使人们在旅游休闲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一期规划实施以来,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热情更加高涨,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来源已由过去的单位组织为主,逐渐转变为单位组织和游客自主出游并重;游客对红色旅游景区的美誉度、认同感越来越高。据调查,游客总体上认为红色旅游区“很好”和“好”的占90.7%,选择“还会继续参加红色旅游”的占90.6%,表明红色旅游受到旅游市场的认可。
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加强。有关部门组织了全国革命文物普查和革命遗址遗迹普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红色旅游健康发展的通知》等文件。编制了《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总体建设方案》。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30.08亿元,用于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建设;中央财政安排经费10.90亿元,维护修缮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持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改陈布展;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维修了133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各地也加大投入,维护修缮了一批红色遗存。
丰富旅游产品,带动红色文化更繁荣
近期,“红色游”成为浙江金华旅游市场的亮点。金华市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表示,往年6月都是旅游市场的淡季,但今年6月却很忙,最大的“功臣”就是红色游。从今年4月开始,不少单位就已开始报名参加红色游。
红色旅游快速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旅游产品市场。一期规划实施以来,大批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成为新的特殊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景区、场馆积极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据统计,红色旅游景区共创建2A级以上旅游景区233家。年接待规模达到5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超过100家。各地以30条旅游精品线为基础,推广拓展了群众喜爱、企业热心经营的红色旅游线路85条。
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红色文化的繁荣。各地结合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和革命遗存保护,深入发掘文化内涵,创造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产品。例如,以“红色旅游·红歌嘹亮”为主题的“红歌会”在江西、重庆、安徽、甘肃等地相继举办。西柏坡、井冈山、延安、龙岩、临沂、遵义等红色旅游景区搭建红色舞台,为游客排演红色节目,如“井冈山”、“延安保卫战”等实景演出,互动性强,深受游客喜爱。
助力革命老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期规划确定的经典景区共123个,其中分布在革命老区的79个,占总数的64.2%。总体上讲,红色旅游发展主体和工作重点主要在革命老区。一期规划实施以来,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进入,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条件,转变了当地群众思想观念,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经典景区建设得到提高。《全国红色旅游总体建设方案》资金全部落实到位,以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一号工程”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达条件更加便利,接待能力显著提高,展陈内容不断丰富,精品体系逐步形成。
——通达条件得到改善。6年来,全国建成红色旅游公路项目127个,建设里程3418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1453公里;先后完成百色、井冈山、淮安等多个重点红色旅游机场的新建、改扩建工程,组织开通延安、井冈山、南昌等红色旅游航线;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有106个开通了铁路线路并建设了客运停靠站。
——精神文明和新农村建设得到加强。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成为老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例如,福建古田积极引导游客“走红军路、吃红军饭、喝红军酒、唱红军歌”,延长了红色旅游产业链。
二期规划出炉,红色旅游将跃上更高水平
201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简称二期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红色旅游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全面改善,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红色旅游宣传展示和研究能力明显增强,配套服务更加健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积极性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到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有望突破8亿人次,年均增长15%,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比重提高到1/4;综合收入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0%;累计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间接就业200万人。
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仍然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内容为重点,将1840年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纳入了红色旅游发展范围,并按照主题内容划分为1840年至1921年、1921年至1949年、1949年至1978年和1978年以来这4个时期,更全面、更系统、更完整地拓展了红色旅游的外延和内涵。(记者 崔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