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峡大坝24日实施今年入汛以来首次开闸泄洪任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图表:三峡大坝今年首次开闸泄洪。新华社 发

    新华社宜昌6月24日电(记者刘紫凌、冯国栋)按长江防总调度,24日13时许,三峡大坝开启2个泄洪深孔,实施今年入汛以来首次开闸泄洪任务。

    据三峡集团介绍,此次开闸泄洪主要目的是调整水库水位。受上游嘉陵江流域和三峡区间强降水影响,长江上游来水近日明显上涨。23日,三峡入库流量一度突破3.5万立方米/秒的洪水标准,迎来了今年入汛后的首次洪水。因拦蓄洪水,三峡水库水位涨幅较快。24日开闸泄洪前,水库水位已涨至148.6米附近,较前一日最低水位上涨3米以上。

    开闸泄洪时,泄洪深孔承担部分泄洪任务,大部分洪水通过三峡电站的巨型机组平稳出库。24日17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约为2.7万立方米/秒。三峡左右岸电站的26台巨型机组,以及三峡地下电站今年新增的2台巨型机组正按目前水头的最大发电能力运行。三峡电厂瞬时最大出力达1910万千瓦,刷新了电厂投产以来的纪录。

    截至24日17时,长江上游来水有所减退,并维持在3万立方米/秒的水平。据三峡海事和通航部门介绍,三峡水库水位近几日将保持上涨态势,江面漂浮物将增多,对航行船舶及码头设施的安全将造成一定影响。为此,三峡通航和海事部门已启动防汛措施,各防汛机构和抢险队伍进入警戒状态,执法人员昼夜巡查,加强监控,确保三峡河段通航安全形势稳定。

三峡电站已投产的28台机组首次同时运行

    新华社宜昌6月24日电(记者刘紫凌、冯国栋)24日,长江上游入汛以来的首次洪水有所减退。因发挥拦洪作用,三峡水库水位升高,高出下游水位约80米。在高水头下,三峡电站28台机组实现首次全部投入运行,瞬时最大出力达1910万千瓦,刷新了建厂以来的纪录。

    据了解,28台机组中有26台70万千瓦机组为三峡左右岸电站原有机组,2台70万千瓦机组为三峡地下电站今年新投产的机组。后两台机组也是目前三峡工程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机组。主要机电设备均为国产,在三峡工程中尚属首次,在国内已经投产的70万千瓦机组中也尚无先例。

    记者从三峡电厂了解到,尽管机组刷新了最大出力纪录,但每台机组平均出力约68万千瓦,尚未实现70万千瓦满额发电。三峡电站满额发电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水头要达到或超过设计值,二是要有足够水量。在来水量充足的条件下,水头达到85米时可实现满发,而今天的水头为80米。当28台机组实现满发时,三峡电厂日发电量可达4.7亿千瓦时。

 

    6月24日,江水通过三峡大坝泄洪深孔下泄。 按长江防总调度,6月24日13时许,三峡大坝开启2个泄洪深孔,实施今年入汛来首次开闸泄洪任务。据三峡集团介绍,此次开闸泄洪主要目的是调整水库水位。受上游嘉陵江流域和三峡区间强降水影响,长江上游来水近日明显上涨。因拦蓄洪水,三峡水库水位涨幅较快。24日开闸泄洪前,水库水位已涨至148.6米附近。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京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姚润丰、刘紫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19日在北京发布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称,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多种功能,其中除发电外,其他都属于社会公益功能。水电开发涉及移民搬迁安置、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关系到广大移民群众利益、库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好三峡工程的公益功能,是三峡集团首要的社会责任。 >>>详细阅读

三峡办规划司负责人解读《三峡后续工作规划》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姚润丰)经过17年艰苦努力,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如期完成,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为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进一步拓展和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并对此进行了具体部署。国务院三峡办规划司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开展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三峡实施今年首次拦洪任务
· 三峡船闸运行8年 累计货运量超4亿吨
· 至6月18日三峡船闸平稳运行八年累计货运量4亿吨
· 为期约5个月的三峡工程竣工决算现场审计正式启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