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美国檀香山6月25日电(记者 支林飞)首次中美亚太事务磋商25日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举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与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共同主持首次中美亚太事务磋商。
在友好坦诚、建设性的气氛中,双方就亚太总体形势、各自亚太政策、中美在亚太地区沟通与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双方积极评价胡锦涛主席今年1月访美以来中美关系取得的进展,强调将继续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不断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当前亚太地区形势总体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亚太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维护当前亚太地区的良好局面符合各方利益。中美在亚太地区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对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负有重要责任。
建立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机制是落实胡锦涛主席访美成果,以及双方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达成共识的重要举措,旨在加强双方在亚太事务上的机制化沟通和协调,增进互信,拓展合作,推动中美在亚太地区良性互动。这不仅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双方同意,以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机制为平台,就本地区形势和各自政策保持密切沟通,加强协调,推进双方在亚太地区的合作,为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双方认为,此次磋商是积极、有益的。双方同意在方便的时候举行下次磋商。 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机制是于今年5月9日至10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建立的。这一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推动双方在亚太地区形成良性互动格局,以便更好地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崔天凯就首次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接受记者联合采访
问:中美即将举行首次亚太事务磋商,各方都十分关注。 建立这一机制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中方对首次磋商有何期待?
答:今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两国元首就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合作努力建设21世纪更加稳定、和平、 繁荣的亚太地区”。这为中美在亚太的共处互动指明了方向。建立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机制是落实胡主席访美期间两国元首共识的创新举措,也是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亮点,对充实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分别地处太平洋西岸和东岸,在亚太地区有着最集中的利益汇合。特别是近年来,中美在亚太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互动不断增多。双方均意识到,有必要就亚太事务建立专门的磋商渠道,就本地区形势和各自政策交换看法,规划和推进双方在亚太地区的合作,妥善处理有关矛盾分歧,推动中美在亚太地区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这不仅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详细阅读
'蓝厅论坛'将在京举行 研讨亚太形势与中国政策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陈恃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将于12月1日下午在外交部南楼“蓝厅”主办“蓝厅论坛”首次研讨会,主题为“亚太形势与中国政策”。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马朝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26日分别就“蓝厅论坛”的创立及其意义、首次研讨会主题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马朝旭司长表示,以聚焦中国为特色的“蓝厅论坛”将于12月1日在外交部拉开帷幕。论坛将在外交部新南楼“蓝厅”举办。外交部长杨洁篪将在论坛首次研讨会上作主旨发言,就中国与亚太国家关系发表重要政策演讲。
马朝旭说,今年10月,他在“蓝厅”举行的首场例行记者会上讲到,蓝色代表开放、勇气、真诚与和谐;蓝色也是大海的颜色,希望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将“蓝厅”搭建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一个交流的平台、一面折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镜子。论坛以“蓝厅”冠名与这一宗旨是一脉相承的。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