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6月28日电(记者 晏国政)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山西夏收工作进入扫尾阶段。依靠“好政策、人努力”,加上去年播种前以及今年生长后期的几次降水,山西冬小麦生产克服了去冬今春持续四个月的严重干旱影响,有望实现连续增产。
山西省今年冬小麦收获面积为1088万亩,较去年的1092万亩略有减少。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张软斌说,虽然面积减少,又遭遇干旱,但根据收打与测产情况,预计今年全省小麦单产提高,总产将比上年略增。这也是继去年以来全省小麦连续第二年增产。
运城市小麦收获面积占全省的近一半。市农委种植业科科长郎宇说,近年来,运城市依托黄河和汾河资源,实施了禹门口引黄、夹马口灌区北扩、西范引黄东扩、汾河提水等水利工程,使全市水地面积扩大100万亩左右。与此同时,省里还对高扬程引黄灌溉电价水价进行补贴,降低了灌溉成本。
“特别是今年中央在旱情严重时,及时给运城下拨9000多万元抗旱和弱苗补助资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市县两级政府还根据各地实际,开展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高产创建地块有望全部达到水地500公斤、旱地300公斤的创建目标。”郎宇说。
在持续干旱过程中,山西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扩浇、耙耱、碾压等“一抗三保”工作。其中运城市完成冬浇面积205万亩、春浇面积282万亩、耙耱面积180多万亩,均创历史新高。
在政府部门支持以及市场行情看好等因素促动下,山西麦区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在运城市盐湖区陶村镇陶村麦收现场,多位村民向记者表示,去冬今春大家的麦地普遍浇了三遍水,有的浇了四遍。种了四亩多小麦的张军革说:“光浇水和化肥,每亩的投入就达280多元,小麦亩产也从去年的150多公斤增加到25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