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路工人在浇注通往安徽休宁县万安镇福寺村的水泥路(2008年7月23日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部分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导致贫困现象严重的情况,党和政府实施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事业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介绍。1978年到1985年是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农村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放开农产品价格和市场,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在乡镇企业或进城务工,增加了收入,贫困问题大面积缓解。1986年到2007年,扶贫开发进入专项计划推动阶段。《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相继出台。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扶贫事业进入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1980年到2010年,中央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2139亿元,通过财政贴息调动2603亿元扶贫贷款。农村贫困地区的面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华社发

四川阿坝州红原县群众正在参加“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启动仪式(2008年5月6日摄)。新华社发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移民新村,几位村民在盖新房(2008年9月7日摄)。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