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贵州黔南州平塘透水煤矿被困人员存活可能性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州平塘7月8日电(记者 黄勇、王丽、王新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牛棚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已进入第7天,主斜井的水位降至距离巷道底部10米以下,抢险救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井下抢险难度越来越大,发现被困人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记者8日在现场采访到的一些抢险人员、牛棚煤矿矿工和救援专家分析说,目前23名被困人员井下所在位置完全被水淹没,且井下巷道没有避险生存的地方,事故发生至今已有6天6夜150多个小时,被困人员生还的可能性不大。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程明亮等专家8日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将对井下人员是否还有生存可能作进一步分析判断。

    记者从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至8日17时30分,抢险救援人员已累计向外抽排水约16万立方米,水位较最高时已经下降36米多。目前抢险救援人员可以到达主斜井下的平巷口,距离主斜井的底部也不到10米。主斜井虽不是被困人员所在位置,但可能是预计中的井下透水点,抽排完这里的水,对于了解井下形势,判断透水成因有帮助。

    贵州省安监局局长李尚宽说,主斜井下平巷口目前已经初步显现,但仍有2米左右的水深。现在的任务是全力排干这里的水,查清形势,再作判断。

    但随着水位的下降,井下的抢险救援难度也越来越大。平塘县县长毛有智说,随着抽水距离越来越长,水位落差越来越大,工作面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坡度、水位变动不一样,排水的高度和扬程不一致,易造成水泵损坏。

    贵州林东矿务局救护大队党委书记赵梦涛认为,目前救援情况总体上进展顺利,但难度还是较大,一是目前进入矿井的涌水量较大,水质比较清亮,说明和地面河流有导通的可能性;二是这个煤矿所处位置比较偏僻,设备选型、配备、调运的难度都较大;三是井下操作环境恶劣,空间有限,工作难度较大。

    贵州荔波青利矿山救护队队长茹佐生认为,这是他参加过的所有煤矿透水事故救援中最难的一次,主要是因为水量太大,水位下降缓慢,而且这个煤矿井下留下的采空区很大,无疑大大增加了积水量。

    参加抢险救援的张祥友是一名有着30年工作经验的水泵专家,他告诉记者,目前井下作业非常困难,水泵需要随着水位的下降而不断移动。井下积满淤泥的湿滑巷道中,要搬运一吨多重的水泵非常困难,需要十多个抢险队员方能慢慢挪动。顺利的话,移动一次水泵也要50分钟。而移动水泵需要停机,一停机井下水位就要上涨。

    牛棚煤矿抢险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说,现在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要保证抽水量大于涌水量,使水位快速下降到涨水以前的水平。同时,建立安全责任制和严密的指挥应急体系,并千方百计保证装备和设备调集。

    目前,牛棚煤矿抢险救援工作一刻也没有放松,抢险救援人员仍争分夺秒地加大抽排水力度。

    7月2日,牛棚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3人被困井下。

 
 
 相关链接
· 2011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开幕
· 贵州贞丰“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拉开帷幕
· 暴雨蓝色预警:重庆贵州等地局地大暴雨
· 两大治水规划双轮驱动 贵州5年内解决工程性缺水
· 贵州香港经贸往来不断加强 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