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山东已确立五大筹资渠道,从今年起至2020年底,每年可筹措基金逾百亿。“此举意味着山东形成稳定持续的水利建设资金保障新机制,水利建设筹资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说。
今年山东省预算安排水利建设资金达106亿元,但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山东出台《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决定从5个方面筹集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按照2010年数据测算,全省预计一年可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138亿元。”于国安介绍说,这5个筹资渠道包括: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中提取3%,从成品油税费改革返还和转移支付中提取3%,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提取15%,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额的1%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征收。另外,山东省政府要求各级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20%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一并纳入水利建设基金管理。
多渠道筹资会不会增加社会负担?山东省财政厅综合处副处长侯乃弘解释,五大筹资渠道,大多是对既有财政资金的整合和规范,只有1项基金是新开辟的,即向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实际缴纳额的1%征收部分,但山东同时停征了河道工程维护费。“以2010年数据为例,仅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征缴河道工程维护费就约80亿元,如按三税缴纳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则仅为22.14亿元,减少72.33%,企业负担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大大下降。”(记者 徐锦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