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7月20日电(记者侯大伟 葛晨)为进一步保护邛海生态,四川省西昌市着手恢复周边近万亩湿地,以期为邛海打造一条“净化带”。目前这一“邛海净化系统”再造项目已经投入超过5000万元。
“列入西昌市保护规划的湿地共3块,总面积近9750亩。”西昌市规划建设局副局长王勤介绍说,按照“显山露水、突出生态、具有田园特色”的要求,目前西昌已修复了总面积近3000亩的湿地,并建成了湿地生态防护林和水上游览观光带,形成了一个集湿地科普、生态环保和游览观光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力争将邛海湿地科学规划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
湿地是介于水体与陆地之间过渡的多功能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王勤介绍说,邛海湿地恢复与保护一直是西昌市邛海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程的核心,为此,西昌市连续实施了退塘还湖、退田还湖、退房还湖和浅滩清淤疏浚扩容工程,要通过湿地恢复与保护,为邛海构筑一个立体的保护邛海生态屏障。
作为四川省的第二大淡水湖,有着近3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的邛海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重要水源地,不仅承担了州府西昌市饮用水供给,还兼具旅游、灌溉、养殖和调节地区气候的重要作用,被当地尊为“母亲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