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7月30日电(记者周楠)眼下正值湘南永州早稻收割期,冷水滩区杨村甸村的张满桂正在小河堤上的水泥坪晒稻谷,老人指指地上的谷子,告诉记者,今年早稻产量很好,这要感谢政府把石溪江老河堤修好了,现在不用担心洪水淹没稻田,也不担心房屋被冲垮,灌溉水源还得到了保证。
今年冷水滩区水利部门将人口密集的石溪江杨村甸段750米进行了清淤,加深河道,加固河堤,让水患不再发生,又便于农田灌溉。永州市水利局局长唐运军告诉记者,永州市河流众多,中小河流治理势在必行。
这只是湖南省中小河流治理的一部分。湖南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刘利民介绍,湖南全省共有5公里以上河流534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229条,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403条,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编织成了湖南密密麻麻的水网。
这些密布的河流,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支撑,同时也因汛期洪水对沿河两岸湖南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防治中小河流的水患,变水害为水利,近年来,湖南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的支持,另一方面做好前期部署,强化建设管理,加强中小河流治理。
据介绍,2009年以来,全省共有160条中小河流、237个项目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2009—2015年),估算总投资33.66亿元。2010年,全省330条中小河流、622个项目列入水利部组织编制的《全国中小河流专项规划》(2013—2015年),估算总投资168.25亿元。其中新增170条河流、285个项目,估算总投资79.03亿元;原规划所列160条河流中,本次新列项目337个,估算总投资89.22亿元。
据介绍,为确保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顺利实施,湖南省明确了省、市、县三级责任,各负其责,按照县为建设主体、市为监督主体、省为督导主体的总体思路,建立了县级主管部门日常检查、市级主管部门定期和阶段性检查、省厅巡回检查、专项检查和重点稽查督导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刘利民介绍,通过近年来的治理,重点河段行洪能力得到了增强,沿河乡镇和重要农田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得到了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