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不与粮争地 不与人争水 湖北水产迈向高效生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14日   来源:人民日报

    “改造一口老塘,一塘变两塘,产量效益翻了一番。”湖北省公安县“养鱼大王”罗旭初站在鱼塘前,掰着指头给记者算收成账:今年他的120亩鱼塘除去成本可获利150万元,而去年满打满算才80多万元。

    湖北省是千湖之省,鱼米之乡。全省水产养殖面积985万亩,水产品总量353万吨,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却没有摘取渔业产值的桂冠。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是湖北水产业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湖北着力推进水产业转型升级。省委、省政府提出“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的产业新理念,摒弃靠扩大规模增产、靠拼资源吃饭的老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发展与生态优化并重的绿色道路。

    从今年起,湖北省不再挤占耕地扩挖鱼塘,而把增产增效的重点放在全省500万亩精养鱼池的改造上。“十二五”期间,省政府每年安排4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5年完成200万亩鱼池改造,基本解决全省精养鱼池年久失修、淤塞老化、综合生产能力明显下降的问题。在政府的引导下,近10亿元社会资金投入鱼池改造,全省目前改造精养鱼池已达23万亩,今年有望超过40万亩。据测算,仅此一项全省渔业产值新增100亿元以上,渔民人均增收5000元。

    近年来,湖北大力推进“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成效显著。三峡水库湖北水域拆除了所有的养殖网箱,洪湖、西凉湖等大型重点湖泊和水库共拆除围网33万亩,网箱6000口。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库区的网箱拆减正在进行中,计划由现存的2万口调减至合理范围。

    追求渔业内涵发展,湖北力推水产从依靠消耗资源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省水产局先后和中科院水生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战略合作联盟,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加强原良种的选育培育,大力推广种青养鱼、虾稻连作、网箱养鳝、“18221”(亩产黄颡鱼800斤、鳖200斤,产值2万元、利润1万元)等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积极推广鱼池纳米管微孔增氧、湿地循环水、水质在线监测等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渔业科技贡献率由15%上升到23%,全省水产有望迈向千亿级高效生态产业。

 
 
 相关链接
· 湖北:确保完成"十二五"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目标
· 水利部:贵州湖南湖北重庆四省市旱情部分缓解
· 湖北提高农村终末期肾病患者保障水平
· 湖北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铁建重型工程装备基地在湖北襄阳建成投产
· 湖北"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0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