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朱立毅、岳德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2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过初步的分析发现,“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暴露出诸多问题,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
黄毅说,“7·23”铁路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对事故的调查处理高度重视,及时组成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和相关工作制度。事故调查组按照严谨、求实、高效的原则,夜以继日,紧张有序,加快了事故调查工作的进度。
据他透露,前一个时期,调查组先后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察、勘测,并模拟事故现场,对原始资料进行了采集、分析,包括解读黑匣子,同时还对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了询问,进行了必要的专家论证。“通过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对这起事故进行原因分析、责任认定有价值的证据和信息。”
黄毅表示,通过初步的分析发现,这起事故既暴露出信号系统设计上的缺陷,从而导致雷击造成的故障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故障发生之后,应急处置不力以及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可以说,这起事故确实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和防范的责任事故。”
但他也表示,对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事故责任的认定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判断性结论。大致上计划到9月份,事故调查组将正式向国务院提交事故调查处理的报告。
黄毅:我国正在加快启动安全生产法的修订工作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朱立毅、张颖琦)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2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前期对安全生产法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调研、论证的基础之上,我国正加快启动安全生产法的修订工作,力求通过这次修订,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制度,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更着眼于从源头治本。
黄毅表示,安全生产法实施几年来,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实践当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特别是这些年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创新的内容,有很多基层创造出安全生产的新办法、新机制、新制度,这些都需要经过论证、提炼,最后形成安全生产的法律制度,将其纳入到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之中。
黄毅透露,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完善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制度,这个制度在安全生产法中有原则性的要求,即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但现在,在执行“三同时”制度上确实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类似高铁这样的项目,在项目初期就应该进行安全论证、评估,有关的安全设施都应该随着高铁项目的建设一起进行。
“我们将总结这次事故的教训,进一步从法治上、制度上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问题,从源头上把住安全生产的准入关,从而避免存在隐患的工程、设施、设备进入市场。这是一项治本之策,我们也将加快这方面的工作。”
黄毅说,目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已经和国务院法制办共同启动了《安全生产法》的修订研究,并组成了专门的班子,抽调必要力量,特别是注重发挥法律专家的作用,力求使这次修订工作更加科学、更富有成效,从而对整个安全生产工作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