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吉林省各地的农作物均已处于产量形成的最后阶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24日 16时4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8月24日电(记者 齐海山)8月的松辽平原,玉米灌浆乳熟,水稻抽穗生长,吉林各地的农作物均处于产量形成的最后阶段,一片丰收在望景象。

    在我国产粮状元县吉林省榆树市的刘家镇刘家村,村党支部书记李铁汉指着一大片农田说:“实行机械化耕种的土地每公顷可以增产一成粮食,300公顷至少增产30万公斤。”

    刘家村由村党支部书记李铁汉等5人发起,成立了禹舜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合作社连片耕种土地300公顷,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耕种效益。李铁汉说:“现在刘家村有大中型拖拉机16台,有大型收割机2台,农机设备总量达40多台(套),总价值达2600多万元。”随着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刘家村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开始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农业方向迈进。

    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说,全省今年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4亿元。上半年全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5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3万台(件),受益农户4万余户。吉林省还在30个产粮大县实施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春耕期间,全省共完成机耕面积6000万亩,机播面积5553万亩,为实现适时抢墒播种,保证苗齐、苗全、苗壮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省十多个产粮大县开展“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建设,“吉林省多数耕地还处于自然灌溉或机械动力井灌溉,粮食产量极大程度受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生产能力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释放,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将最大限度解决这个问题。”榆树市副市长谭景坤说。

    省水利厅厅长宿正说,吉林省已建立了一整套“蓄水、引水、提水、排水、供水、防洪”相结合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为实现吉林粮食生产“八连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实现粮食生产能力350亿公斤的目标,吉林省启动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项目,计划在中西部易旱区15个县(市、区),建设膜下滴灌1000万亩。

    “结合全国增产千亿斤商品粮规划的实施,进一步争取国家支持,协调地方资金配套,加快推进百亿斤商品粮工程建设。目前,仅农委累计落实资金53.71亿元,超过计划投资的15.95%。”任克军说。

    任克军说,吉林省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697.6万亩,比上年增加323.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96.8万亩,比上年增加370万亩。从目前看,主要农作物各项生长指标发育正常,尤其是作物间、区域间差异较小,长势均衡,如果后期气象条件正常,可实现年初300亿公斤预定总产目标。

 
 
 相关链接
· 吉林加快高速公路建设 通车里程将达到近400公里
· 吉林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推进长吉图腹地与窗口联动
· 吉林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壮大 吸引大量游客观赏体验
· 吉林: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贡献度提高
· 吉林调研水利工程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情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