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安徽芜湖创新考核机制确保农田水利建管责任到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31日 15时17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8月31日电(记者 蔡敏)正是秋季蔬菜初种时节,记者到安徽省芜湖县陶兴镇保太村采访,正在田里忙着移栽莴笋的农民杨克文兴奋地对记者说:“现在用水有保障了,水质也好转了,蔬菜不仅病害少了,外形也好看了许多,我今年上半年纯收入就有9万多元,比去年全年还多1万多元。”

    杨克文的“兴奋”来自于这个县创新干部考核机制,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使得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大批像杨克文这样的农户因此受益。

    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安徽省重要的水稻产地之一。从2004年开始,芜湖县就坚持把落实责任、严格奖惩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形成了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具体讲就是,县、镇、村逐级签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责任书,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镇村干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红、蓝、黄”制度,并对“黄牌”镇实施“一票否决”,取消其年度所有评先评优资格,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当年不得提拔重用。

    同时,芜湖县政府每年拿出20万元奖励基金,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各镇也出台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与镇村干部绩效挂钩,做到奖罚并重。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实现了责任和压力的有效传递,在镇与镇、村与村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兴修水利的良好态势,出现了“大干水利、争干水利、勇干水利”的浓厚氛围。

    保太中心沟是杨克文所在镇村的农田水利设施。他对记者说,过去20多年保太中心沟没有维护过,杂草丛生,旱不能灌、涝不能排,污染也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只能弃种水稻,改种一些棉花,有的干脆就闲置抛荒了。

    近年来,镇里以奖代补鼓励各村大干水利,农户拿一点、集体资产出一点、大户赞助一点,2010年9月投资200万元的保太中心沟清淤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今年初已完工投入使用,提高了3000余亩土地排灌标准。如今,干净的渠水流过每家农田,全村一半以上农户又改种了水稻,一部分村民还流转租地种起了大棚蔬菜。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芜湖县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4.25亿元,其中县镇两级投入超过一半。改善灌溉面积4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万余亩,改造中低产田16.57万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5.36万亩。各镇还整合村民、青年志愿者、老年协会等力量,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用的原则,选聘水利工程管护员,镇政府和村委会共同筹资解决其工资待遇问题,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人建有人管、充分发挥效益。

 
 
 相关链接
· 黑龙江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助推粮食总产步步高
· 甘肃小型农田水利完成投资近8亿元 解决灌溉问题
· 财政部: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建设农田水利
· 安徽计划用10年建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水利受益区
· 两部门要求确保土地出让收益按规定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