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记者 顾瑞珍)臭氧层破坏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高度重视保护臭氧层工作,积极推动含氢氯氟烃淘汰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加强已批准的5个消费行业计划的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努力,践行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承诺。
今天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今年的主题是:“淘汰含氢氯氟烃:绝佳机会”。据介绍,2000年以来,我国家用空调、工商制冷、建筑保温等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对含氢氯氟烃的需求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用于受控用途的含氢氯氟烃的生产量约为42万吨,占全球总量的74%;国内消费量约为28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5%。200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关于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的调整案。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温武瑞说,为了推动含氢氯氟烃淘汰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将在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在政策法规方面,我国将以国务院颁布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为基础,加强对含氢氯氟烃生产、使用、进出口和回收等的管理,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含氢氯氟烃作为受控用途的生产和使用。环境保护部还将加大对经济激励政策、市场引导机制的研究和开发,发挥市场作用推动含氢氯氟烃淘汰。
在行业淘汰方面,我国将积极开展已批准的5个消费行业计划的项目实施工作,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把替代技术研发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发和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中国国情、低碳节能的替代技术,促进行业增长方式转变,为行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必需的技术实力。
环境保护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修订和增加行业产品和安全标准及生产、操作规范,以满足新产品设计生产和市场推广的需要。
在监督管理和宣传方面,我国将努力提高对含氢氯氟烃生产、使用和进出口的监管能力,推动建设中央、区域和地方一体的管理网络。环境保护部还将对地方环保部门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把消耗臭氧层物质纳入日常监管体系,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普及保护臭氧层知识,鼓励消费者选用不破坏臭氧层、气候效益良好的替代品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