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朱立毅)“这几年大家对乳制品行业有许多顾虑,我们受邀来企业,看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原料进货记录,又看到了生产流程,我们就放心多了。”山东消费者张凌晓在参观了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后感慨地说。
从去年开始的我国乳制品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抬高了企业的准入门槛,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被挡在“门”外。市场整合后,乳企生产经营状况如何?产品能保证安全吗?
作为全国“质量月”活动之一,由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和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等单位组织的“2011年质检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举行,消费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界代表走进各地乳制品企业。在实地走访后,大家心中的疑惑逐渐打消了。
在四川,各界代表参观了四川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和原四川乃奇乐乳业有限公司。乃奇乐乳业就是由于未通过生产许可重审,被其它企业兼并,已不再从事乳品生产。
四川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赵韵新告诉参观者,乳企生产许可证重审后,由于整合、规范了市场,企业收奶的压力不像以前那么大了,原奶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在参观乳制品企业后的座谈会上,“诚信”和“责任”被频频提及。“乳制品包装上标注的一些概念,消费者不可能都懂,这就需要企业讲诚信,承担起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李汴生在广州参观一家乳制品企业时说。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秘书长陈传意表示,约束不诚信不能仅靠企业自觉。政府监管部门要提高企业准入门槛,遏制市场的无序竞争,同时还要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及时查处质量失信企业,让每一个违法企业都受到相应的处罚。
通过重审的企业不仅增强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也更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之重。尽管最后被认定产品与婴幼儿性早熟无关,但经历了“疑似奶粉致性早熟”事件和之前的三鹿奶粉事件,圣元国际集团更深刻地认识到食品安全无小事,企业要尽一切努力确保万无一失。
圣元国际集团总裁助理查峰说,从十年前成立至今,圣元一直以高标准生产乳制品。在全国乳企生产许可重审中,国家对乳制品企业提出了更具体、更严格的要求,由于圣元一直具备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企业不需要也没有进行硬件上的改造,就顺利通过了重审。
“在乳制品企业生产许可重审工作开始前,我们先召集企业对政策解读了两天,有些小企业拿自己的条件比对着要求琢磨琢磨,就放弃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处处长周建昌说,为了通过重审,全省乳制品企业共投入5.7亿元,采购检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这次重审非常严格,最后,全省86家乳制品企业在第一轮的重审中只有44家过关。
在美赞臣(中国)营养品有限公司,参观者听取了企业从产品研发、供应商审核与管理、原料控制、生产过程、流通渠道,直到产品被消费的环节中,对产品质量的全程控制和全面监管。企业的全程安全管理体系和24小时产品追溯电子系统受到肯定。
“乳制品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使企业在质量安全制度、生产设备配置、生产过程控制和检验能力匹配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郭文奇说,这种变化需要让全社会了解。“质检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对全社会正确认识乳制品企业生产、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的情况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