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成都市“管办分离”新机制“盘活”医院保民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9月26日 15时26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9月26日电(记者 丛峰、叶建平)正值周末,成都市民张军带着老母亲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张军说:“母亲的胃肠炎是老毛病。平时工作忙,只能周末带她去看急诊。没想到,现在周末也有门诊,还能挂上专家号呢!”

    这是成都市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给基层百姓带来的一个“惊喜”。去年以来,成都市组建医院管理局,负责医院业绩考核和国有资产营运使用情况监督,打破了过去公立医院“管办不分”的旧格局,促进了医院“去行政化”,并用市场机制“倒逼”医院提升服务水平,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过去,公立医院举办方和监管方都是卫生行政部门,公立医院普遍面临着“三低两不足”的问题。即服务质量低下、管理水平低下、运行效率低下、竞争力不足、保障力不足。

    针对这一情况,成都市将过去卫生局举办和管理公立医院等职能职责划转市医管局,卫生局则主要承担医疗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质量监管等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成都市医管局局长娄进说:“管办分离后,所有医疗机构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竞争。在民营医院加速发展的压力下,老百姓‘用脚投票’选择医院,迫使公立医院提升服务水平。”

    一年多来,18条“亲民温馨服务”路径在各医院推行,其中包括无假日制度、预约挂号等。走进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68岁的张天祥老人正在窗口取号。老人是心血管内科门诊的老病号,每次都是通过114电话预约。“以前要大清早来排队,现在打个电话就有号,方便多了。”张天祥说。

    “管办分离”后,成都市还大力推进医院“去行政化”,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取消“大锅饭”。

    “传统院长选拔任命主要停留在德、能、勤、绩、廉方面,没有从管理能力上进行全面考察,导致有的院长是优秀的医疗专家,但并非优秀管理专家。”成都市医管局副局长何杰说,成都市推进院长职业化改革,实行岗位聘用制、任期责任制和待遇年薪制,打破了院长的“铁饭碗”,让他们优胜劣汰。

    为提升医院工作效率,成都市搬掉“铁交椅”,推行“大部制”改革,各医院对行政后勤机构职能进行整合,按照“只出不进”和“竞聘上岗”方式,精简人员调整结构。例如,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将人事科和党办合署办公,将原隶属于护理部的入院处与原隶属于财务科的出院结账处合并等。

    同时,为调动医护人员劳动积极性,成都市还取消了“大锅饭”,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

    另外,成都市还下放了发展规划、财务自主、设备采购等8项权力给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李丽说,2007年医院争取到2000多万元银行贷款,申报购买DR等医疗设备,但拖了一年多都没批,最后损失了80多万元利息。“现在,医疗设备采购医院自己说了算,医管局只对使用进行监管。”李丽说。

    经过一年多的改革,成都市公立医院的有效医疗供给明显增加,老百姓看病负担也普遍下降。

 
 
 相关链接
· 刘奇葆25日在成都会见《求是》杂志社社长李宝善
· 第十一届中美石油天然气工业论坛在成都召开
· 中国职业教育与物流行业发展对话活动在成都举办
· 成都军区紧急筹措首批救灾物资运抵西藏地震灾区
· 成都军区空军驻藏官兵全力救助地震灾区群众
· 西南地区第二十次人大财经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