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洒村村民徐计降(右一)在打水,其他村民在等待。由于干旱,泉水出水很慢,村民们打水要排队,等待一个小时也仅能装上小半桶水(9月23日摄)。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的贵洒村,居住着380多户苗族、侗族群众1840多人,是乡里最穷的村子。虽然近年来,村里修通了公路,修建了学校、活动室和卫生室,面貌有了起色,但今年又遭遇严重干旱。目前,贵洒村4个自然村寨均出现饮水困难,在最困难的贵洒大寨和猫沟寨里,仅有的两口水井水量极小,每口井积攒24小时也仅有100公斤左右水量,不能满足186户群众生活的需要。虽然水少,但村民们相互体谅,打水秩序井然。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贵洒村村支书唐思忠剥开因干旱而干瘪的玉米(9月23日摄)。唐支书家里有4口人,今年总共收了250斤谷子,种植的玉米、辣椒、红苕等几近绝收,经济损失超过2000元。现在他家还剩20多斤米,最多只能吃一个星期了。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贵洒村村民排队在井边打水(9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

贵洒村村民从几近干涸的取水点舀水(9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力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