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酒泉中心做好各项准备 天宫一号29至30日择机发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9月26日 15时51分   来源:新华社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做好各项准备 天宫一号29至30日择机发射

    新华社酒泉9月26日电(记者王玉山、李清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天宫一号发射任务已进入临战状态。

    “根据天气预报,发射场在27日和28日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崔吉俊说,“原定于27日至30日之间实施的天宫一号发射,将在29日至30日之间择机实施。”

    “火箭的加注还没有实施,但正在做准备工作。包括发射场区和飞行航区在内的全区测控通信系统已在25日进行合练并取得了成功。合练后,本次发射任务的整个状态就固化了。”崔吉俊说,“但也并非说到了不可逆的状态,我们在日程选择上还有一定的余地。”

    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陆晋荣介绍,8月18日,我国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利,虽然故障出在了火箭系统,但发射场系统仍然进一步检查了整个发射方案和流程,在组织计划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加强和完善。

    “我们采取‘双想’的办法:即预想,往前做工作,看看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回想,看看曾经做过的工作有没有不到位的情况。”陆晋荣说,“此前之所以推迟发射天宫一号,是因为担负天宫一号发射任务的长征2号FT1火箭与出问题的长征2号丙火箭有类似之处。这一个多月以来,经过补救和加强,已消除了隐患。”

    据崔吉俊介绍,天宫一号对发射场提出了50余项新增技术需求,总的技术状态变化共有上百项。目前,所有项目均顺利通过了验收评审,拟制的数百份试验文书均按要求完成了审批,参试的软件全部通过了检查评审。

    “我们已为天宫一号的腾飞做好了准备。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崔吉俊说。

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入发射最后准备阶段

    新华社酒泉9月26日电(记者徐壮志、孙彦新)26日上午,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行了火箭推进剂加注前全系统质量评审。结果显示,各参试系统技术状态正确,功能、性能满足任务要求,各类预案演练到位,发射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条件。

    记者得悉,发射场当日下午又组织实施了火箭加注设备、加注软管和信号电缆连接等工作,为后续的推进剂加注做好准备。

    另悉,气象部门正密切关注发射场未来几天天气情况,利用全新的“集合天气预报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

    这些工作,标志着天宫一号飞行任务已进入发射最后准备工作。记者在发射场各处采访时看到,全体参试人员正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奋战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派紧张而有序地气氛。

发射前夕的航天城

    新华社酒泉9月26日电(记者李惠子、李清华、王玉山)伴随着响亮的号子,巨大的长征二号火箭主体“红装素裹”,缓缓地从保护外壳中滑出。此前,它刚刚乘坐火车,并换乘发射场小火车,到达吊装车间厂房,准备接受组装。

    随着指挥员的一系列口令,这件长50多米的白色的庞然大物脱去了红色外衣。白色箭体上,蓝色标示“CZ-2F”赫然显现。机械手臂控制绳索将箭体慢慢吊起,离开转运轨道。数十名科技人员身穿蓝色工服、头戴白色安全帽,喊着号子“1、2、3”。

    随后,箭体在滑轮的作用下180度转身,被放入滑轨,慢慢滑向等在一旁的另一部分箭体,进行分段运输后的组装。

    组装后的火箭即为“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测试,它将被运送到发射塔架,随后把神舟八号托举上天。

    将于近日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既是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也是一个小型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将于在轨的两年中,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关键的技术基础。

    “这是大考,以前没做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陆晋荣说。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技术负责人杨宏说,交会对接技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技术难点。“近地轨道上高速相向运动的两个飞行器,要严丝合缝地连接在一起,准确捕获到测量装置,涉及的技术相当复杂。”

    位于西北茫茫戈壁滩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目前已进入发射天宫一号的临战状态。25日,湖蓝色发射塔架静静矗立,包裹着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正置于其中。当天下午,参试任务各系统进行了“全区合练”。自此,系统将基本固化,等待下周的点火发射。

    根据气象会商,发射场在27日和28日将出现大风降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说,原定于27日至30日之间实施的天宫一号发射,将在29日至30日之间择机实施。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说,天宫一号的发射是“好事多磨”。原定的发射窗口是“早已计算好的日子”。然而,8月18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利,工作人员连夜组织归零。天宫一号发射计划随即做了相应调整。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陆晋荣说,担负天宫一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T1火箭与出问题的长征二号丙火箭有类似的薄弱之处。一个多月来,工作人员经过补救和加强,并对有关部位进行“举一反三”,已经消除隐患。

    “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主礼堂前,大幅标语映入眼帘。

    “我们已为天宫一号的完美腾飞,做好了准备。”崔吉俊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新闻背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新华社酒泉9月26日电(记者 王玉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58年10月20日,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航天发射基地和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载人航天发射与应急搜救、卫星发射和各种火箭试验。

    53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47颗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组织完成了千余枚火箭试验,创造了包括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无人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在内的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个第一”,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

    中心地处内蒙古与甘肃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西缘,离最近的城市酒泉市200多公里。

    53年来,伴随着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心科研试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目前中心建设形成了具有多个发射工位、多种射向,可同时进行飞船、卫星、火箭发射试验的综合性靶场;构建起测发测控配套、首区落区一体、组织指挥模式和质量控制手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试验体系;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据处理中心和软件评测中心等科研训练机构,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信念坚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行全区联合演练 各系统正常

    新华社酒泉9月25日电(李清华、赵薇)25日下午,天宫一号飞行任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全区联合演练。结果表明,各系统组织指挥顺畅,技术状态正确,参试设备工作正常,具备发射条件。

    天宫一号器箭组合体于9月20日上午转运至发射区,随后组织实施了火箭、目标飞行器功能测试及接口匹配检查,器箭地联合检查、首区合练及电磁兼容性试验等工作。25日组织实施的全区联合演练,是按发射流程进行的一次综合模拟演练,将验证各大系统工作状况。 >>>详细阅读

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总指挥部调整天宫一号发射计划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李清华、黄丛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按计划已于8月26日空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于受“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影响,任务总指挥部决定对天宫一号发射计划作相应调整。

    这位发言人说,这次发射计划调整,主要考虑是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火箭与发射失利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为同一系列,由于失利火箭的故障调查处理工作正在进行,故障原因是否关联长征二号F火箭尚不明确。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行全区联合演练 各系统正常
· 天宫一号将于9月27日至9月30日在酒泉择机发射
· 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总指挥部调整天宫一号发射计划
· 发射天宫一号火箭运抵发射场 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 图表:“天宫一号” 神舟八号计划下半年发射
· 我国计划下半年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