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郭忠来:三大优化提升中国载人航天测试发射能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9月28日 19时24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酒泉9月28日电(记者王玉山、孙彦新)20年来,从火箭操作手、火箭系统指挥员到神舟七号时的零号指挥员,44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站长郭忠来参加了神一到神七的历次神舟飞船发射。

    天宫一号发射前夕,郭忠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为满足交会对接任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通过设备、流程和人员3个方面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载人航天测试发射能力。

    设备优化:火箭发射将首次实现自动点火 点火按钮成为备份设备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测发大厅和指控大厅以及发射塔架,满目皆新。

    “指挥监控系统是新换的。原来都是一些486、586机器,尽管是小型机,但仍比现在用的普通电脑大很多。这些用了10多年的机器性能和软件都比较落后,新进的大学生甚至都没有学过这些软件。”郭忠来说。

    郭忠来说,电视画面和数据原来是分开投送,测控大厅的大屏幕上清晰度不够,并且显示都是单幅画面,不能全部监控到。“火箭点火后几十秒,大屏幕还没有显示出来,非常滞后。摆杆有没有松开?火箭在刹那间是否升空?对于指挥员来说有不确定性,要靠指挥员的经验来判断。”

    作为神舟七号时的零号指挥员,郭忠来介绍,以前火箭起飞时给出的零秒信号,是模拟的,这次全部换成数字的,更精确了。

    “光缆由原来10兆变成现在的千兆,可以直接上网,通信数据量很大。”郭忠来说,“有上百路的信息,现在画面很清晰,指挥员指挥的时候也更加方便。”

    “神六和神七的时候都是手动点火,但交会对接要求精度在一两秒之内,人工控制难度很大,所以需要一个自动点火设备。”郭忠来说,“现在通过卫星和光缆授时,实现了数字化自动点火,首先传送到通信机房,再送到发射控制台,最终传送到火箭,精确授时的误差是毫秒级的。”

    “老设备从1997年开始用到2008年,我们从2009年开始改造,2010年改造完成。优化后的新设备这是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郭忠来说,“之所以进行改造,一是设备自身的寿命到了,另外是现在火箭和飞船的数据量越来越大。”

    “发射塔架上重新刷了漆。”郭忠来说,用了24吨油漆,先后刷了六七遍,可以防锈、防风沙、防腐蚀。除此之外,发射塔架上的整流罩还新增了空调。

    “发射神七的时候下过一场大雨,大家很紧张,赶紧用塑料布去盖,很麻烦。但活动平台上仍落了一部分雨水。现在密封区里增加了送风的空调,可以制冷制热。不怕风吹日晒,不怕淋雨。”郭忠来说。

    流程优化:两次扣整流罩改为一次,可以节省20天时间

    郭忠来说,流程上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飞船状态由原来的两次扣整流罩改为一次扣整流罩。

    “以前是加注推进剂后,再扣罩。现在是飞船准备好后,直接扣整流罩,可以节省20天左右的时间。以后发射都改成一次扣整流罩。”郭忠来说,“以前测试状态很多,现在状态基本固定了,静态检查就可以了。”

    “扣整流罩对精细度要求非常高,扣、拆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问题。现在改为一次扣整流罩,可以更有效规避风险。”郭忠来说,“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测试发射技术上成熟和进步的一个变化。”

    二是测试项目减少很多。

    “原来进行联合检查,技术区要进行4次,发射区进行一次。”郭忠来说,“现在联合检查只在发射场区进行一次,火箭总检查由原来的10次变为现在的6次,有效节省了时间。”

    “检查次数太多有时候反而不好。比如,用石墨做的一个供电设备,每次检查石墨粉都会脱落,容易发生漏电,所以以前还要吹碳粉。”郭忠来说,“现在很多状态固定了,测试项目也随之减少了很多,熟能生巧。”

    人员优化:同时可以拉出两支队伍

    “原来对火箭动力、控制、故检、遥测、外测、总体网等7系统进行检查需要17人,现在是不分系统,按照舱段检查。”郭忠来说,“这样管理更顺畅,效率也非常高。”

    在郭忠来的记忆里,以往发射前每做一次总检查,都要从上午忙到晚上,还经常要推迟下班、吃不上饭。“现在一个小时就可以了,人员很轻松。”

    在人员合作上,发射场也进行了优化。

    “按照新手和老手搭配的原则,合理分配人员。”郭忠来说,“在技术人员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现在可以拉出两支独立的队伍,满足不同发射需求,优化了队伍结构。”

    郭忠来说,在火箭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发射场区之前,技术人员们就已熟悉了操作流程,训练过很多遍了。

    “我们研制了一个‘一体化仿真训练系统’,进行虚拟安装、测试等,和正式工作的时候界面是一样的。”郭忠来说,“和真的一样,只是火箭不在发射塔架上。”

    郭忠来介绍,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中,零号指挥员王军、火箭测试发射指挥员周晓明、发射控制台点火操作手李建伟等许多关键岗位上的指挥员都是第一次亮相。

    “在这些岗位上,尽管他们是新人,但我一点儿也不担心!”经过多次的模拟训练,郭忠来很有信心。

 
 
 相关链接
· 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总指挥部调整天宫一号发射计划
· 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实物展在曲江国际展览中心开展
· 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实物展即将在长沙举行
· 中国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团队获美“太空成就奖”
·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 11月2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实验成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