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实录天宫一号发射全程:从发射前4小时到天宫入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9月30日 06时47分   来源:新华社

实录天宫一号发射全程

    新华社甘肃酒泉9月29日电 (新华社记者)我们的记录,是从发射前4小时开始的。

    等待漫长而又短暂。每一秒的消逝,都朝着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奔向天宫的时刻近了一步。

    负4小时:戈壁清风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等已经做好各项准备,大屏幕上显示着发射场实况图像和气象状况。

    大漠戈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约105米的巨大发射塔架静静地伫立在空旷的大漠上。

    参与测控的航天远洋测量船的3艘远望号测量船全部到位,其中远望三号承担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测控任务,在天宫一号发射过程中承担了包括天宫一号初轨控制、太阳帆板和中继天线展开控制等关键任务,远望五号、远望六号测量船承担神舟八号的测控任务。

    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天宫一号和运载火箭陆续进入发射场,进行发射区的各项测试工作。天宫一号原计划瞄准8月底发射。8月18日,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由于失利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火箭属同一型号,出于安全考虑,任务总指挥部对发射计划做了相应调整,暂停了天宫一号发射的有关测试工作。

    17时2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人员开始撤收火箭上的水平测量仪和电缆。随后,火箭上的所有设备电源断开,用于火箭自毁的引爆器和爆炸器的插头开始连接。火箭上的自毁装置,是为了防止火箭发射失败意外坠落地面时造成伤害。一旦发射失利火箭偏离轨道并有可能坠落在人口稠密地区时,火箭将引爆自毁。

    由于天宫一号是无人飞行,所以不需要航天员逃逸救生设备。火箭上方原来尖尖的逃逸塔这次没有安装。

    此时,发射场区能见度良好,风也不大。

    负3小时:火箭封舱

    火箭进行状态检查,清理舱内人员和物品。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测试发射指挥员离开测发大厅,与火箭测试发射各系统人员一起乘车前往发射塔架。他们将乘电梯到达塔架第9层,从上往下逐层检查,并将在2小时准备指令下达前,结束检查返回测发大厅。

    发射场上,发射塔架的照明灯已经开启,现场如同白昼。

    此时,火箭舱门陆续关闭,各岗位的一岗和二岗将签字确认火箭封舱,然后测试发射协调组签字确认火箭封舱。发射塔架撤收塔上消防软管。

    为保证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环境的苛刻要求得到满足,发射塔架上安装了大功率冷暖空调、纯净水雾化装置等设备,使天宫一号在等待发射时,始终能够获得稳定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环境。

    2010年,发射塔架还进行了重新喷漆,全刷下来用了24吨漆。塔架上使用的,不是普通的油漆,而是防锈、防风沙、耐腐蚀的漆,每个部件都要刷六遍,关键部件刷了七遍。

    负2小时:射前准备

    负2小时准备口令下达以后,发射各系统进入射前程序,开始给火箭供电,装订飞行程序,并试运行程序。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发射窗口前沿时间为21时16分00秒,天宫一号按计划将瞄准窗口前沿发射。

    载人航天发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就定位7000余人参与测试发射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在航天器的发射窗口时间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需求。具体到天宫一号发射,不仅需要考虑天宫一号入轨时太阳帆板尽快接受太阳照射,还需要考虑以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对接时,兼顾神舟飞船的轨道和时间。

    发射场上的一举一动,都清晰地传送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发射大厅、指控大厅,以及北京飞控中心的指控大厅。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测发大厅和指控大厅,在神舟七号发射结束后,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以千兆以太网为骨干的指挥监控系统,能实时处理显示各类数据,使指挥监控更轻松。从服务器到显示屏,从通信网络到各个终端,使用了10余年的各项设备在2010年彻底更新后,已组织多次演练,使用过程效果良好。

    负60分钟:静候点火

    60分钟准备口令已经下达,发射塔架的第四组回转平台已经打开。

    20时50分,第三组回转平台打开,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托举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紧紧依靠着高大的发射塔架,完整展现在人们面前。

    21时7分,北京飞控中心零号指挥员宣布:发射点火时间设定为21时16分00秒。这意味着,由天文台授时的误差在毫秒级的火箭点火时间,已经装订到火箭的飞行程序上,到达这个时间时,火箭将自动点火起飞。

    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内,嘉宾、工作人员、媒体记者就位,期待关键一刻的到来。

    天宫一号将进入的是远地点约350公里、近地点约200公里、倾角约为42角的初始轨道,经2次变轨后进入约370公里的自主飞行轨道。与神八对接前,进入约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

    21时11分,发射进入负5分钟准备。

    1分钟准备;30秒——

    发射升空:天宫入轨

    10秒倒数:10、9、8、7、6、5、4、3、2、1……

    火箭起飞的巨大轰鸣,排山倒海般压向四周。刚刚还一片静寂的发射场和戈壁滩,一下子被震天撼地的声响填满。

    火箭缓缓上升,越飞越高,越飞越快,发射场上空像是点亮了一个巨大的光球。

    火箭慢慢消失在人们视线中,航区内的各测控站点陆续传来报告:“发现目标,飞行正常。”2分钟之后,火箭一二级分离,此时,火箭已经飞过了平流层和中间层,正在接近大气层边缘。21时20分,整流罩分离,抛整流罩。

    21时24分,二级火箭主机关机,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内,大屏幕不同角度切换天宫一号飞行器在空中的情况,前方不断传回“一切正常”的声音。

    21时26分,天宫一号与火箭成功分离。

    21时28分,天宫一号:帆板展开正常。

    21时36分,北京飞控中心宣布:天宫一号入轨。

    21时38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关链接
· 温家宝、贺国强等现场观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
· 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 胡锦涛等观看并祝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
·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