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广无人飞机航摄系统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重要支撑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日前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个遍布全国的、由超过30支无人飞机航摄系统应用队伍组成的专业低空遥感影像获取服务网络,为我国地理国情监测及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装备支撑。
据介绍,无人飞机航摄系统是现代化测绘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测绘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设施。目前,各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已装备有80余架无人飞机,超过300人次参加过各类无人飞机航摄系统技术与标准培训班。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无人飞机航摄系统已累计飞行超过500架次,450个飞行小时,获取影像数据超过25万余张。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特点的无人飞机航摄系统在青海玉树地震、贵州关岭特大型滑坡、云南怒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云南盈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无人飞机航摄系统是增强测绘应急服务保障能力的迫切需要,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新型工具,同时也是大力推进测绘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
2010年以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开展了无人飞机航摄系统推广应用,今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将加大无人飞机航摄系统推广覆盖面,陆续向有需求、有条件的地市配备无人飞机航摄系统,并推广到部分县级城市,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地理国情监测及应急保障综合能力。

测绘地信局:首台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研制成功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28日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我国首台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研制成功,这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地理国情监测及应急救援能力。
近年来,测绘保障服务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灾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测绘型无人机,已广泛应用到地震、洪水、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灾情遥感监测。但是,测绘无人机存在遥感数据远程传输慢、无法进行现场遥感数据实时处理等技术困难,影响了应急测绘成果应用的时效性。为解决应急和小区域测绘服务保障等问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今年3月决定组织研制“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历时近半年时间终于研制成功。 >>>详细阅读
徐德明9日观看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演示汇报
9月9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德明前往北京市平谷区,现场观看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演示汇报。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是具备应急地理信息快速获取、处理和远程数据传输功能的新型保障装备,可为重大自然灾害、社会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提供全流程应急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徐德明对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的研制成果表示满意,充分肯定了该装备对于地理国情监测和应急测绘保障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要求积极推动监测车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春峰等参加活动。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