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出炉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16日 07时15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周婷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等60余位专家参与修订的2011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5日正式出炉,其中新增了分级降压达标、综合危险因素防控以及个体化治疗等内容。

    共识起草人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主任刘梅林介绍,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在年龄小于60岁的人群中,有27%的人患有高血压;而在80岁及其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75%至90%。

    她说,降压治疗可使老年人持久获益,平均降低10毫米汞柱的收缩压和4毫米汞柱的舒张压可使卒中的危险降低30%、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降低13%。然而,在我国仅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控制率仅为7.6%。

    为了使老年高血压控制更规范有效,2011版共识中建议在患者能耐受降压治疗的前提下,采取分级降压达标的治疗策略:首先将血压降低至小于150/90毫米汞柱,如果患者能够良好的耐受,可继续降低到小于140/90毫米汞柱。对于年龄小于80岁且健康状况良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在密切观察下将血压进一步降低到130/80毫米汞柱。对于8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共识建议将小于150/90毫米汞柱作为血压控制目标。

    共识还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如减少食盐摄入、调整膳食结构、戒烟限酒、适当减轻体重等,提出在使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加强综合危险因素的防控。对于收缩压水平介于140至149毫米汞柱之间的老年患者,共识推荐首先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也可考虑使用降压药物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等。若患者血压大于或等于150/90毫米汞柱,应在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降压药物治疗。

    此外,刘梅林介绍,这次的新版共识在强调老年人收缩压达标的同时,还强调应避免过快、过度降低血压引起重要脏器血流灌注障碍而导致心血管事件。

 
 
 相关链接
· 高血压治疗每天“一杯水、一片药”
· 专家提醒:高血压发病日趋年轻化
· 山东枣庄:高血压义诊走进工地
· 河北迁安:村民受惠高血压免费防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