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工增雨助力石羊河治理 提前实现水量下泄目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17日 16时44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10月17日电(记者朱国亮)通过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等多种措施,国务院批准投资47亿多元重点治理的石羊河2011年度水量下泄目标近日提前实现。

    17日,甘肃省气象局、武威市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10月4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的年度水量下泄目标提前实现,目前下泄水量已过2.6亿立方米,达到去年总量。

    石羊河位于著名的丝绸之路明珠——河西走廊的东端,发源于祁连雪山,最终流入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交界处的腹地,是目前我国流域人口最密集的内陆河。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条河流因为水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而断流,到本世纪初,进入下游的水量从上世纪50年代的5亿立方米减少到不足8千万立方米,致使下游湖泊干涸,生态恶化,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投资47.49亿元治理这一河流,以抢救下游的绿洲,保护河西走廊大通道安全。治理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其中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是重要的开源措施之一,这也是气象部门将人工增雨(雪)从抗旱引入生态治理的一次有益尝试。

    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薛根元介绍,石羊河中下游虽干旱,但上游的祁连山内云水资源丰富,甘肃省气象部门在这里布设了大量人工增雨(雪)作业点,通过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为石羊河提供更多的水资源。

    薛根元还介绍,据统计,通过人工增雨雪作业,2010年、2011年,石羊河来水大幅增加,流经的主要地区——武威市降水也明显增加,尤其是今年8-9月的雨水集中季节,武威市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70%,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的一年,石羊河流域六条支流来水量也较去年同期增加3264万立方米。

    武威市政府副市长胡细如介绍,通过开发空中云水资源等多种手段治理,石羊河下游生态已有明显恢复,河水再次流入已干涸多年的最下游湖泊——青土湖,并形成一定湖面,周边一些关闭的机井变成了自流涌泉,植被也逐渐恢复。

    薛根元介绍,今后,甘肃省气象局将继续与武威市合作,在祁连山区腹地增建高炮、火箭作业点,扩大作业覆盖区域,同时不断创新人工增雨(雪)技术,提高云水资源转化效率,以增加石羊河下游降水量,为生态恢复提供更多水资源。  

 
 
 相关链接
· 石羊河治理为我国内陆河流域治理探索出一条新路
· 已经干涸51年后石羊河尾闾青土湖终于重现碧波
· 甘肃石羊河治理减少用水量近6亿立方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