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电力在中国未来能源转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23日 21时41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郑晓奕)能源官员和专家学者23日在此间举行的“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电力在中国未来能源转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能源的消费中心正由西向东转移,同时各国都在研究发展新能源及低碳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认为,在这样的国际能源新格局中,中国能源发展呈现四大新趋势,包括能源开采更加西移、能源增速逐渐变缓、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来源更加多元。

    我国去年消耗的能源总量达32.5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认为,未来能源消费增速将趋缓,但总量还将持续增加,到2040年可能消耗60亿吨标准煤,发电装机容量由目前的10亿千瓦发展到30亿千瓦左右。

    他认为,届时的能源结构更为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替代煤电的主导地位。“将以3亿千瓦的核电为基础,以5亿千瓦水电为调节,以5亿千瓦风电和1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为重要发电来源,以5亿千瓦煤电为补充。”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主任葛正翔认为,未来我国能源格局将呈现“能源结构清洁化、能源开发基地化、能源调运跨区化、能源平衡全国化”的特征。

    “在未来能源新格局中,电力的中心地位将进一步突显。”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敏认为,随着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使用。同时,电能在未来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也将持续上升。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的一份报告认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将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15%,达到7.7亿吨标准煤,其中84%的非化石能源将转换为电力进行消费。而随着煤炭和天然气更多转化为电力以及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由2010年的20.9%逐步提高到2020年的27.5%。

    “通过风电、太阳能产生电,用电来驱动汽车,可以替代大量的化石燃料,电力的发展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吴吟说。他还认为,电力发展将降低单位GDP能耗。研究表明,在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能耗强度将下降6.2个百分点。

    “随着能源开采更加西移,电力的发展将有助于实现大规模的跨区域能源输送。”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认为,未来能源流向仍将呈现“自西向东”和“自北向南”的总体格局,但流向的距离和数量将显著扩大,这就需要将更多的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转化为电力以便于输送。

    研究数据显示,到2015年全国能源跨区调运总量将由2010年约12亿吨标准煤上升至17亿吨,其中发电能源跨区调运总量将由2010年的5.2亿吨上升至8.5亿吨。

    与会专家同时指出,目前电力行业受困于煤电矛盾,反复出现“电荒”,亟须理顺电价机制,使电力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关链接
· 国家能源局:我国将考核各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 能源局废止23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编号和名称
· 中关村科学城规划打造中国能源科技产业总部基地
· 国家能源局数据: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2%
· 青海省近来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 清洁能源天然气通入三江源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