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973"计划:近海重大交通工程地震破坏机理项目启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28日 14时4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广州10月28日电(记者 郑天虹)记者27日从广州大学获悉,科技部近日公布国家“973计划”2011年度项目申报评审结果,由广州大学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重大项目“近海重大交通工程地震破坏机理及全寿命性能设计与控制”获得本年度国家“973计划”立项,资助经费达3400万元。该项目获准近期正式启动。

    据介绍,广州大学从3年前开始筹划和组织该项目申报工作。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的指导下,联合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等11家科研单位,成立了项目课题组;选取广东省的近海工程项目作为立项背景,并确立广州大学为牵头单位。

    据项目协调负责人、广州大学抗震中心执行主任崔杰介绍,该项目计划于2015年完成研究任务,现已获得科技部批准成为本年度首批启动的11个重点项目之一。

    据介绍,“近海重大交通工程地震破坏机理及全寿命性能设计与控制”项目将重点解决以下问题:我国陆地地震,近海域板内地震和板缘地震环境下的近海工程场地强地震动工程的破坏性、作用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复杂近海工程场地的地震效应,近海重大交通工程结构的地震破坏机理、抗震性能、失效模式与减震控制等。

    此项目专家组组长周福霖院士接受采访说,近海重大交通工程的投资费用巨大、建设工期长,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但是,近海重大交通工程所处海洋自然环境复杂、恶劣,台风过往频繁,与海流、海浪、海蚀及潮汐的共同作用使近海重大交通工程的荷载、环境作用异常复杂,面临着严峻的灾害威胁。

    周福霖说,我国沿海正处于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之一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及沿海地区均处于强震活跃区。因此,我国的近海重大交通工程抗震安全问题尤其突出,是建造这些工程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关链接
· 我国将投入1000万元启动东北亚地震合作研究项目
· 铁路部门实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目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