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东部大雾天气将持续到11月2日影响各地交通出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31日 17时23分   来源:新华社

新闻分析:中东部大雾天气将持续到11月2日
影响各地交通出行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林晖、林红梅)国庆黄金周后期的持续大雾天气给公众出行带来的影响还在眼前,自28日起,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又被大雾笼罩。入秋后我国为何多发大雾天气?本轮大雾将持续到何时?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气象台有关专家。

    本轮大雾天气28日早晨在辽河平原及华北中南部初露端倪,短短两日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大雾天气已经基本上席卷了整个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30日夜间到31日上午,京津地区、河北中南部、山西东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河南中东部、安徽、江苏北部、浙江西北部、湖北中部和西南部、湖南中西部以及辽宁中东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这次大雾天气以辐射雾为主。辐射雾的生成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近地面气层湿度比较高,二是地面存在静风、弱风的稳定条件,三是天空晴朗少云。”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入秋之后两次大雾天气都符合上述三个气象条件,水汽容易饱和凝结形成雾。

    据了解,辐射雾在北方深秋、冬季和初春等季节比较常见,主要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随着太阳慢慢升起,地面温度上升,辐射雾也会逐渐蒸发消散。

    马学款指出:“与国庆黄金周后期的持续大雾天气相比,本次雾天形成的原因基本相同。”但是,这次大雾的低能见度影响区域范围更广,200米以下能见度范围更大,发布预警的等级也更高。

    谈到大雾蔓延开来的原因,马学款介绍,这是由于最近的冷空气活动比较偏北,势力比较弱,仅对华北北部的雾有减弱作用,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并不明显。

    持续大雾天气对各地交通出行造成一定影响。来自交通运输部和民航系统的消息显示,29日夜间至30日凌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江苏、安徽、山东、湖北等9省(市)道路通行受阻;截止到30日当晚8时,首都机场共取消航班163架次,出港航班延误滞留一小时以上49架次;截至31日上午8时,辽宁、山东、湖北3省局部路段依然受大雾影响通行受阻。

    马学款介绍,本轮大雾天气还将持续两天。预计31日夜间到11月1日上午,华北东南部、江淮、黄淮、江汉和江南等地仍有大范围轻雾天气,其中华北东南部、黄淮中东部、江淮、江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仍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局地能见度低于500米。“从11月2日起,中东部自西向东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上述地区天空云量逐渐增多,低能见度状况将逐渐好转,雾区范围明显缩小。”

 
 
 相关链接
· 北京市气象部门连发三次大雾预警 空气持续污染
· 河北持续大雾天气 省气象台连发5次大雾黄色预警
· 中东部仍将被大雾笼罩 中央气象台发布黄色预警
· 气象局:中东部地区大雾持续 11月2日起将开始消散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