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远望六号航天远洋测量船船长:枕戈待旦牧神八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1日 16时48分   来源:新华社

枕戈待旦牧神八
——远望六号航天远洋测量船船长凌元的一天

    新华社远望六号船11月1日电(杨雷、陶正齐)11月1日6时(北京时间11月1日1时),远望六号航天远洋测量船船长凌元从睡梦中一跃而起,眼眸里布满了鲜红的血丝。

    10月31日夜里,凌元在床上辗转反侧,几乎一宿没睡。4个多小时之后,已经在大洋深处战风斗浪数十天的远望六号船将迎来决战时刻——执行中国首次交会对接海上测控任务。

    “作为一船之长,此刻我怎能睡得踏实?”凌元揉了揉眼睛说。

    洗漱完毕,凌元特意更换了一件红色的衬衣。“红色预示着吉祥,也预示着成功,希望红色能为我们即将要执行的任务带来好运!”凌元说。

    (一)

    这一天的工作,从凌元起床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他拉开房间里的窗帘,仔细观察着任务海域的海况。此时,遥远的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远处的云朵被染成淡红色,柔和的霞光反射到汹涌的海水上,不停变换着色彩。

    “今天的涌浪估计在4米左右,风力在7级左右。”有着20年航海经验的凌元迅速根据眼前的景象判断今天的海况。

    就在2天前进行的气象会商会上,与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今天的气象条件能否执行海上测控任务还有一番争论。气象组组长自勇认为,在1日的任务海域上,将会生成一股温带气旋,届时海况将非常恶劣。

    参会人员盯着气象云图,心里不禁打鼓。“要不要到任务海域更远一点的地方进行测控?”不知是谁悄悄嘀咕了一句。凌元趴在巨大的海图上,仔细端详了一会儿说:“这个气旋大体将向南移动,与我们的航向不同,到时海况将有所缓解。我们第一天的任务很关键,一定要确保关键弧段!”

    事实正如凌元所料,从今天的海况看,温带气旋跟远望六号船打了个“擦边球”,然后悄悄向西南方向袭去。

    6时28分(北京时间1时28分),凌元迅速地填了几口早点,套上天蓝色的防静电工作服,迈入了船指挥所。从这一刻开始,凌元将作为远望六号船现场试验指挥组组长,坐镇指挥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远望六号船海上测控任务。

    此时,距离神舟八号飞船发射还有4个多小时,全体参试人员已经各就各位。在这4个多小时内,远望六号船还将进行4次模拟演练。

    (二)

    凌元在指挥所并没有呆太久。因为早上的时间很短,他还没有来得及到船上的重要岗位走一走、看一看。简单地核对了一下电脑上不断变化的数据后,凌元向驾驶室等工作岗位走去。

    驾驶室是凌元每天都要查看的地方。今天,他最关心的是气象组最新的气象预报数据。“今天的涌浪3.5至4米,东南风6至7级。”自勇向凌元汇报。看到预报的数据与自己估计的数据基本相符,凌元微微地点了点头,并嘱咐气象人员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情况。

    在装有动力系统的机舱内,拥有“国际A类轮机长”证书的船舶动力系统负责人徐炳香正坚守岗位。凌元特意叮嘱徐炳香要注意减摇鳍的维护和保养。“这次任务要连续执行17天,为了确保精度,减摇鳍会频繁使用,一定要注意检查维护设备。”凌元说。

    中心机房、卫通机房、接收机房……甚至船上的厨房,凌元都去查看了一番。“也许在专业知识上,我并不能提出特别独到的见解。但作为船长,我到岗位上走一走,是对船员的一种警醒和鼓励。”凌元说。

    10时28分(北京时间5时28分),一声急促的警铃骤然响起,远望六号船进入任务前30分钟准备阶段。船指挥室内3个巨大的屏幕不停地闪烁,话筒内不时传来各测控点的报告声。

    凌元早已回到位于船指挥所第二排靠中间的位置上。他机械地向前挺了挺身子,眼睛注视着每一个数据细微的变化。

    从2001年执行神舟三号飞船海上测控任务开始算起,这是凌元远望生涯中执行的第六次载人航天工程海上测控任务,也是他担任船长以来,执行的第二次载人航天工程海上测控任务。

    “这一刻,我很镇定。”凌元说,作为船长,他带领全船经历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严峻考验,又经过两年多的巩固和磨合,年轻的远望六号船科技群体已经走向成熟,“我对完成这次任务很有信心”。

    (三)

    正如凌元所料,从北京时间6时28分至6时36分,神舟八号飞船第一圈在轨飞行正常,顺利通过了远望六号船的测控弧段。此刻,凌元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最担心的是第五圈测控弧段。在这一弧段,神舟八号飞船将抬高轨道,完成第一次变轨。

    短暂的弧段间隙,凌元没有休息,他再次来到中心机房,USB测控系统主操作手胡金辉正在自己的岗位上闭着眼睛倚着工作台小憩。凌元是胡金辉的“伯乐”。刚刚上船时,胡金辉只是一名船舶操舵手。经过几次观察,胆大、心细而又熟悉电路的胡金辉被凌元放到了测控部门,当做一名测控系统主操作手来培养。

    3年来,胡金辉已执行了各种航天器海上测控任务近10次。对这个只有26岁的年轻人,凌元很放心。他拍了拍胡金辉的肩膀说:“第一圈执行得不错,还要再接再厉!”

    17时46分(北京时间12时46分),神舟八号飞船第五次飞临远望六号船上空,远望六号船成功捕获目标并发出遥控指令。几分钟后,船指挥所收到了北京飞控中心的消息:神舟八号飞船第一次变轨成功!

    在欢呼的人群中,凌元走到位于船指挥所第一排就座的主要科技人员面前一一握手祝贺。“没有这个团结、奋发的团队,就不会有任务的成功。”凌元说。

    在第一天的测控任务中,远望六号船取得开门红,关键弧段圈圈精准,数据传输迅速准确,完成了17天的任务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夜色已经笼罩在这片不断翻腾的大洋上。刚刚完成任务总结的凌元一回到房间,就重重地摔在床上。还没来得及合眼,他突然想起由于任务准备繁忙,已经有好几天没给上高三的儿子凌子华打电话了。在凌子华人生中第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作为父亲没有陪伴在身边,凌元感到很内疚。

    电话刚刚接通,凌元还没有开口,就已经传来相隔万里之外儿子的声音:“爸爸,我在新闻中听到了‘长江六号’的声音!祝贺您!”

    那一刻,凌元有些哽咽。

    “作为一名长期在海上漂泊的远望人,能够听到亲人的关怀和祝福,是我们最大的慰藉。”凌元说。

 
 
 相关链接
· 童旭东:“天宫”“神八”交会对接呈现三大特点
· 6000海里的海天追寻—神八飞行首圈海上测控见闻
· 揭秘托举神八的精准推手—新华社记者对话荆木春
· 发射场系统副总指挥张道昶解读神八发射"零窗口"
· 神舟八号·权威访谈:"神八"与"神七"不同在哪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